-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句子的修饰成分(枝枝叶叶) 1、巨大的恐龙消失了。 2、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饭。 3、小明高兴地又蹦又跳。 4、他从后面走了出来 5、小红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进步。 6、我们在清澈的河里游泳。 7、小刚昨天上午就走了。 8、他是一个勤奋认真的学生。 9、白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句子的修饰成分(枝枝叶叶) 1、“的、地”前面的词语,“得”后面的词语。 2、表示方位的词语:在… …中(里、下、上) 从… …里 3、表示时间的词语。 4、表示数量的词语。 5、句子中的比喻部分。 1、巨大的恐龙消失了。 2、他大口大口地吃着饭。 3、小明高兴地又蹦又跳。 4、他从教室里走了出来 5、小红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取得了进步。 6、我们在清澈的河里游泳。 7、小刚昨天上午就走了。 8、他是一个勤奋认真的学生。 9、白浪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1、恐龙消失了。 2、他吃着饭。 3、小明高兴。 4、他走了出来 5、小红取得了进步。 6、我们游泳。 7、小刚走了。 8、他是学生。 9、白浪飞奔而来。 把句子缩写到“谁干什么”“谁是什么”的最简单的形式。 如何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练习: 1.?这是第一面搭载我国自己的航天器遨游太空的五星红旗。 2.? 我们班教室的墙报上画着一个个充满浓郁民族特色的红灯笼。 3.? 我在教师节前夕亲手为老师绘制了一张精美的贺卡。 4.? 雨大得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5.? 这是一部叫人看过之后就不会忘却的电影。 6.? 一群又一群的彩色的溪鱼在松坊溪中游。 缩写句子练习: 7.? 我和妈妈在春节那一天看了一场十分精彩的马戏。 8、战士们的目光注视着沿着山坡慢慢爬上来的敌人 9、母亲那双颤抖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失散多年的女儿的头。 10.? 慈爱的母亲的脸上悄然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 11、整座拉萨古城像一支正要启航的漂亮而庞大的舰队。 12、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茫茫的戈壁滩上。 * * 缩写句子 练习课 小鸟唱歌。(扩句) 扩句: 一只漂亮的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缩句: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 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去掉,保留句子主要的意思。 打比方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的枝枝叶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一、去掉句子中的枝枝叶叶。 二、“谁是什么”、“谁干什么”。 三、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缩句练习: 缩写:妈妈照顾我。 缩写:鱼钩闪耀着光芒。 缩写:同学们高兴。 1.鱼钩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2.妈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 3.同学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缩句: 缩句练习: 4.焰火在夜空里构成了一幅美妙无比 的图案。 缩写为:焰火构成了图案。 6.小红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 缩写为:小红看着书。 5.在农民的辛勤劳动下,今年的小麦长势十分良好。 缩写为:小麦长势良好。 缩句: 缩句练习: 7.生活在海洋中的鲸不是鱼类。 缩写为:鲸不是鱼类。 8.可爱的小演员差点儿在舞台上摔倒。 缩写为:小演员差点儿摔倒。 缩句: 扩句:就是给简短的句子加上修饰的成分,使它表达的意思更 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简单地说:扩句就像是给一棵树干画上 漂亮的树枝和树叶.使它枝繁叶茂.更生动.更漂亮。 缩句;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中的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 的成分去掉保留主要成分的意思。简单地说:缩句就像把 一棵树 的树枝、枝叶都去 掉,只留下树的主干一样。 一.去“枝”留“干”法。 小学里有以下几种常见的缩写技巧: 二.借助“的、地、得”。 四.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 三.“自我提问”法:“谁”.“做什么”。 五.去掉“在…(中、里)”表示特定环境和语言的词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