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0第三跨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开工报告.doc

K0第三跨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开工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07国道复线公路坡头至水峪段建设项目 承包单位: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号: 路施007 监理单位: 山西路杰公路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编 号: 分项工程开工申请单 A-08-01 致(驻地监理工程师) 毛云龙 : 根据合同要求,我们已经做好 K28+034荫营河4#中桥第三跨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 工程的开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现要求该项工程正式开工,请予批准。 计划开工日期: 2006年5月21日 附件:1、施工放样报告单; 2、进场材料、设备报验单; 3、分项工程月进度计划。 承包人: 年 月 日 道路结构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试验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测量工程师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驻地监理工程师: 签字: 年 月 日 由承包人呈报三份,总监理工程师、驻地监理工程师各留一份,退承包人一份。 K28+034荫营河4#中桥 第三跨预应力筋加工及张拉开工报告 一、工程概况 K28+034荫营河4#中桥第三跨上部采用3×16m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共计18块。工程量为:钢绞线8233.2 二、施工地点 预制场设在K28+546荫营河5#中桥右侧200m处,面积约30145 三、工期安排 2006年5 四、人员安排 生产副经理:韩瑞军 施工负责人:周子红 技 术 员:苗秋福 施 工 员:高 兴 试验负责人:朱克文 质检负责人:荆智涛 五、施工组织设计 空心板张拉 (一)钢铰线加工、存贮 1、严格检查所到材料是否合格,无锈蚀,并按规定送检。 2、验收好的钢绞线须加强存贮、保管,以防水浸、油污、潮湿,并作好编号,分堆存放。 3、下料:下料场地需广阔,工作面大,下料长度包括计算长度及预应力施工时千斤顶,锚夹具与外露的工作长度。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16空心板钢铰线下料长度 1#筋 1728.1cm; 2#筋 1734.8cm; 已包括钢铰线工作长度(每侧84cm)。 (二)张拉 张拉采用两端对称张拉,先下后上,张拉顺序为①-②-③-④。 ③ ③ ④ ① ② 1、张拉步骤 (1)张拉前对将要张拉的梁进行几何尺寸、砼强度、预应力孔道、锚垫板位置进行复核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进行锚具的安装。 (2)锚具安装时要对锚环和夹片进行外观检验,如发现有裂痕、变形等锚具要进行废品性处理,不得将其混杂。 (3)将锚具穿入钢铰线内,用夹片夹紧,夹片必须完全伸入锚具孔内,然后套入工作锚具,注意工作锚具与梁板锚具必须吻合。千斤顶与工作锚具完全接触吻合后,用工作夹片(工作夹片预先涂蜡烛等光滑剂)锚固钢铰线。 (4)应力与压力表对应表 应力% 应力值(KN) 油表读数 伸长量(mm) 备注 N1 N2 1# 2# N1 N2 N1 N2 N1 N2 15 174 171 5.8 5.6 6.2 6.0 16.5 16.4 30 348 342 11 10.6 12.2 11.8 33.0 32.7 100 1160 1141 35 34.4 39.2 38.6 110.1 109.1 110 1276 1255 (5)张拉时操作送油、回油阀门要缓慢均匀进行,压力由零逐渐增加,当达到所需压力时应快速切断千斤顶送油阀门保证持荷的稳定。 (6)预应力筋开始张拉,第一步两千斤顶同时张拉至10%应力,开始量测伸长值,第一步张拉至15%量测伸长值,第二步在张拉至30%时持荷2分钟量量测伸长值,第三部张拉至100%时稳定油表读数持荷2分钟量测伸长值。锚固钢铰线后慢慢放张,油表读数归零。 (7)检测理论伸长量与实际伸长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 实际伸长量为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实测伸长值与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邻相级的伸长值)之和。 预应力筋理论伸长值 PPL △L= (伸长量公式) AP·EP P[1-e -(kx+μθ)] PP= (张拉力公式) kx+μθ 已知: P=1860×140×0.75=195300N K=0.0015 u=0.25 Q(1号筋)=2.5°=0.0436(rad) Q(2号筋)=12°=0.209(rad) 1号筋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