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相关规范及结构体系.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剪力墙结构 1、特点: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 用引起的水平荷载的墙体,同时承受竖向 荷载。一般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2、优点: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 向变形小,承载力(强度)要求也容易满足, 房间内无梁柱外露。 3、缺点:剪力墙间距不能太大,平面布置不灵活。 适用于层数较高的建筑 25层以上的高层建筑宜采用全剪力墙的结构。 四、短肢剪力墙结构(属于剪力墙结构范畴) 1、特点:墙肢的长度为肢厚的5-8倍的剪力墙,介于 普通剪力墙(也称长肢剪力墙)和异形柱 之间 ,平面多呈“+”形、“T”形、“L” 形、“Z”形、“一”形等形状。 2、优点:剪力墙长度较短,有利于室内空间的灵活 布置。 3、缺点:整体的侧向刚度不如长肢剪力墙。 4、适用:12-18层。高层建筑结构不应全部采用短 肢剪力墙. 五、框剪结构 1、特点:在框架体系的房屋中设置一些剪力墙来代 替部分框架,以框架结构为主,以剪力墙 为辅,弥补框架结构的不足的半刚性结构, 同时又保持了室内空间较大程度的灵活性。 2、优点:在抵抗足够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同时, 保证空间的灵活性。 3、缺点:总高度或层数仍然有限。 4、适用:15~25层,最高不宜超过30层。 六、框支结构 1、特点:上部是剪力墙或砖混结构,通过结构转换 层的设置,将上部结构转换为框架结构。 2、优点:上部按住宅空间要求布置,底层可形成大 空间,适合商业等需要。 3、缺点:抗震性能不佳,总高度或层数有限。 4、适用:8~12层。 第三部分 小区地下车库设计 思考: 地下室和半地下室如何定义?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用作汽车库时,其净高应不低于多少? 地下室或半地下室的最终层高应如何确定? 5.1.1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二个获得日照。 5.1.2 获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日照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J50180)中关于住宅建筑日照标准的规定。 5.1.3 住宅采光标准应符合表5.1.3采光系数最低值的规定,其窗地面积比可按表5.1.3的规定取值。 二、《住宅设计规范2011版》撷取 6.2.1 十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2 十层及十层以上但不超过十八层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 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0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层住宅单元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 6.2.4 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 m。 6.2.7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每个住宅单元的楼梯均应通至屋顶,且不应穿越其他房间。通向平屋面的门应向屋面方向开启。各住宅单元的楼梯间宜在屋顶相连通。 6.6.1 七层及七层以上的住宅,应对下列部位进行无障碍设计。 1. 建筑入口; 2. 入口平台; 3. 候梯厅; 4. 公共走道; 思考: 建筑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公共走道这些部位的无障碍要求是什么? 6.4.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部电梯时,从第十二层起应设置与相邻住宅单元联通的联系廊。联系廊可隔层设置,上下联系廊之间的间隔不应超过五层。联系廊的净宽不应小于1.10m,局部净高不应低于2.00m。 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4版》撷取 (其中关于住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