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散文阅读 6.3 散文语言表达艺术的赏析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 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的。就像屈大夫生 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 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 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 心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 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粽子。那时候的 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楚辞》或者《离骚》的片言 碎语,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 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 道。所以,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 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 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苞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 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层面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闾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 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殇》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既热热闹闹又轰轰烈烈。 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就像屈原投江 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它是汨罗江注入洞庭湖口 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 的流向和速度;对三闾大夫而言,却是以生命为笔, 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 停泊在河流的弯道,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 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的分量会沉重许多。 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 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 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 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 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 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高度,来 聆听一条河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倒影。 (有删改)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 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一句,用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的开创性作用。 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是无法替代的,它就像一面镜子,促使我们反思现实,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 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自己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强调了屈原精神对自己影响的持久深远。 【解析】选A。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 (2)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请从主题、结构等角度分析这三个自然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5分) 答案:写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1分)①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2分)②它照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2分) 【对应标题含义的理解】(3)从全文看,标题“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③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每点2分) 类型二 鉴赏分析类 鉴赏散文的语言艺术,主要从分析文本或某段的语言特色(风格)及表达效果这两个角度进行考查。一般而言,散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生动、形象、凝练,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不同类别的散文,其语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典例剖析】 【例2】(2017·天津卷改造)阅读【例1】《挺拔之姿》,完成下面的问题。 赏析文章末段的文字。(5分) 【解题导图】 第一步:精读文段,注意分析特点。 第二步:赏析文段,注意不同角度。 【技法归纳】 “三联两依托”解答词语含义理解题 1.三联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的内容及前后句。理解词语必须联系语境,做到“词不离句”,一般有临时性词义的词语、有特殊用法的词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6 推理与证明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不等式选讲 第1课 绝对值不等式 文.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5 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选考部分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2课 参数方程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3 程序框图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4 平面向量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7 复数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七 解析几何 7.2 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与性质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三 三角函数 3.2 解三角形基础题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数学总复习 专题一 高频客观命题点 1.8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理.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六 散文阅读 6.2 散文结构、主旨与形象的赏析.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0.1 正确判断成语运用的正误.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0.1.2 判断成语运用正误题的步骤.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0.2 三角度正确辨析选用近义成语.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优课堂1 组合型成语判断题的突破技巧.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优课堂2 虚词复位题的解题技巧.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10.3 正确运用虚词.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辨析并修改病句 11.2 掌握辨析病句五技法.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一 辨析并修改病句 优课堂 补上一课-修改病句的技巧.ppt
-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三 写作 13.3 审题立意.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