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鲁教版.ppt

(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鲁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专用)2018-2019学年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鲁教版

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①定性法 ②定量法 ③综合法 A.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 解析 解析 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采用定性法、定量法以及综合法。 3.三地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①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②区域经济分析 ③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 √ 解析 解析 ①②③均属于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的内容。 达标检测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研究环境条件对作物始花期的影响,他们通过上网,查阅报纸、杂志等获得如下资料。据此回答1~3题。 1 2 3 4 5 6 品种名称 金大532 本地大豆 满仓金 原产地 南京 北京 佳木斯 在原产地的播种时间 5月30日 4月30日 5月17日 在原产地的开花时间 8月23日 7月19日 7月5日 在北京的播种时间 4月30日 4月30日 4月30日 在北京的开花时间 9月1日 7月19日 6月5日 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 85天 80天 49天 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 124天 80天 36天 1.高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移往低纬度地区种植,开花时间和产量与原产地相比分别是 A.提前,减少 B.提前,增加 C.延迟,减少 D.延迟,增加 1 2 3 4 5 答案 √ 6 解析 分析材料可知,高纬度地区的大豆种在低纬度地区从播种到开花比在原产地所需要的天数少,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优越,产量比高纬度地区高。 2.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光热条件 D.降水条件 答案 √ 解析 1 2 3 4 5 6 剖析题型 提炼方法 实验解读 构建知识网络 强化答题语句 探究高考 明确考向 单元活动 学会分析区域差异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达标检测 互动探究 内容索引 自主学习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收集区域的相关资料 —— 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条件 ——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 革等 自然 人文 第二步—— 资料的分析与整理 —— 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 ↓ ↓ 第三步—— 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 区域发展条件、_____________ 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 第四步—— 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优势和劣势 答案 ①地理位置; ②自然条件; ③社会、经济条件。 [思考] 1.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主要从哪些要素进行说明? 答案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 1.资料收集的方法 (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 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 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 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资料。 实地考察 上网 间接 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 (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 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 、图像展示和 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 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 研究。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 。 地理事象 文字叙述 列表归纳 量化 综合分析 数学 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上海市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的有关 。 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 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 进行分析和比较。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 资料和数据 图表 区域发展状况 答案 (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 (3)国防安全等方面。 [思考] 2.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 知识归纳 互动探究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学校附近的乡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到以下资料:“房屋多由红砖砌成,多朝向东南方;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甘蔗、番薯等农作物,但每年农作物的产量不稳定。”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花开一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