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世纪高职高专基础类课程规划教材 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 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 主编 黄群瑛 主审 韦筱青 第三单元 自我认知训练 心理故事 有这样一篇文章:作者提到他们上小学的时候,班上有个成绩不错的男孩,但他很马虎。数学老师有一次布置作业,作业让家长看后交上来,发现他还是错了很多。数学老师很生气,问他爸爸是做什么的。“瓦匠。”男孩回答。这个老师可能本意是想刺激他一下,好让他以后更用心多注意。他提高嗓门在班上大声地说:“瓦匠,就是和稀泥的,你也这样和稀泥,以后只配去做瓦匠。”等到几年之后作者再碰到这个男孩的时候,他辍了学,真的成了一个瓦匠。作者替他惋惜,而他却很平静说:“其实我也只能做一个瓦匠。” 在那个阶段,老师就是这个小孩子的重要他人。老师对他的评价已经深入到了他的心灵深处,形成了他对自己的看法,形成了他这种可悲的根深蒂固的自我意识。 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 案例 心中的顽石 玛丽嫁到农场的丈夫家的时候,看到有块石头在屋子拐角处。石头样子很难看,直径约有一英尺,凸出两三英寸。一次她剪草时剪草机撞在那块石头上,碰坏了刀刃。玛丽对丈夫说:“咱们把它挖出来行不行?” “不行,那块石头早就埋在哪儿了。”玛丽的公公也说:“听说底下埋得深着哪。自从内战后你婆婆就住在这里,谁也没把它弄出来。” 但玛丽还是决定将它挖掉。一次,她拿出铁锹,振奋精神,打算哪怕干上一天,也要把石头挖出来。谁知刚动手不久,那石头就被挖出来了,原来它不过被埋在土里只有一英才深…… 三、换个角度看人生 渔夫与哲学家的对话 有一个渔夫,这一天没有下海捕鱼,而是在岸上找了一个地方躺下,睡着了,而且睡得很香。有一位来此观光的哲学家看见了这位渔夫,像所有受文化熏陶的人一样,他看见这个渔夫睡在这里,觉得他很可怜。于是,他就走过去,结果惊醒了渔夫。哲学家和渔夫就攀谈了起来。 哲学家问:“你今天为什么不下海捕鱼呢?” 渔夫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了哲学家一个问题:“那你说说,我今天为什么就要下海捕鱼呢?” 哲学家可能觉得渔夫问的这个问题很奇怪,他就不假思索地说: “捕到鱼你就可以卖很多的钱啊!” “那,我卖很多的钱又是为了什么呢?” “你有了很多的钱,你就可以好好享受生活,过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 那个渔夫笑了,说:“刚才我就是在这儿无忧无虑地睡觉,是你来打破了我的好梦!” 心理故事 本单元学习任务 1. 通过学习,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2. 克服自我认识上的偏差,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3. 形成自我悦纳的积极态度,学会做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4. 挖掘自身的潜能,合理定位理想中的我,使其与“现实的我”趋于统一 团体活动室或者可以席地而坐的空地 场地 设备 播放音像的多媒体工具 人数 60人左右 训练一 认识自我 训练二 接受现实的我 训练三 完善理想的我 任 务 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做做心理游戏,体会心理路程 活动项目:填写20个我是谁 活动目的: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活动方法: 1.老师每念一次“我是谁”,学生便在笔记本上写出“我是……”,一直完成20句“我是一个怎样的人”(陈述句)。 2.要求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个人风格的语句。避免出现类似“我是一个男生”“我是一名中国人”等这样的句子。 训练一 认识、领会健康与心理健康 谈谈成长经历,交流心理感受 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8~10人。 2.根据活动“20个我是谁”完成的内容做以下归类: ★身体状况(你的外貌、身高、体型等) 编号: ★ 心理状况(你常有的情绪情感如开朗、内向、心烦、多愁善感等,你的才智状况如有能力、灵活、迟钝等) 编号: ★ 社会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和原则,如乐于助人、爱交朋友、坦诚、孤独等) 编号: 3.检查你的答案里是不是包括了这些方面,如果没有的话,再补充一些句子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一下自己。 4.每位同学在小组中谈自己在活动中的心理历程,交流彼此的感受与体会。 心理故事 一个商人给他妻子买了一面镜子。妻子拿着镜子一照,发现里面有一个年轻女人,骂道:“你这个没良心的,怎么娶了一个妾回来?”夫妻争吵起来。吵声惊动了老母,老母出来劝解他们。老母对着镜子一照,发现一个年老色衰的妇人站在面前,于是埋怨道:“你这个笨儿子,既然花钱娶妾,怎么讨回一个这么老的女人。”一家人争吵不休,前往官府请求公断。官员看见镜子里有个官员,大怒:“区区夫妻不和的小事,何必要请乡官来审理?” 看过这则故事后,你可能只是淡淡一笑,感到荒谬离奇。现实生活中的你在镜子中又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你能否透过这活生生的外表,看到一个真实的你? 学学心理知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