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史学导论》第一讲.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介《中国论》 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 history 的翻译 (1)“历史,史记,纲鉴,通鉴纲目”(An account of facts or events, especially in the life-development of men and nations, in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happened, with their causes and effects),所举例证为,“通鉴、万国史”(a universal or general history);“上古史、古代史”(ancient history);“中古史、中世史”(medieval history);“近世史、新史”(modern history)。 (2)“传记、志”(A narration of facts)。 (3)“历史学问”(Knowledge of facts)。 —— 19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大辞典》 维科(G. Vico,1668-1744)《新科学》 根据埃及人所说的他们以前已经经历过的那三个时代,即神、英雄和人的先后衔接的三个时代。我们将看到诸民族都是按照这三个时代的划分向前发展,根据每个民族所特有的因与果之间经常的不间断的次第前进。 孔多塞、康德、赫尔德 启蒙时代所建构的“普遍历史”的图景 孔多塞(Condorcet,1743-1794)《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 康德(Kant,1724-1804) 《一个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 赫尔德(Herder,1744-1803) 《人类历史哲学思想》。 孔多塞(Condorcet,1743-1794) 《人类精神进步史纲要》 一、人类结合成部落。 二、游牧民族——由这种状态过渡到农业民族的状态. 三、农业民族的进步——下迄拼音书写的发明。 四、人类精神在希腊的进步——下迄亚历山大世纪各种科学分类的时期。 五、科学的进步——从它们的分类到它们的衰落。 六、知识的衰落——下迄十字军时期知识的复兴。 七、科学在西方的复兴——从科学最初的进步下迄印刷术的发明。 八、从印刷术的发明——下迄科学与哲学挣脱了权威的束缚的时期。 九、从笛卡尔——下迄法兰西共和国的形成。 十、人类精神未来的进步。 中国旧史学之弊端: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缘此四蔽,复生二病 : 其一,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其二,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蔡元培《中国哲学史大纲序》 四大长处: (一)证明的方法; (二)扼要的手段; (三)平等的眼光; (四)系统的研究。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因得据以补正纸上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印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虽古书之未得证明者,不能加以否定,而其已得证明者,不能不加以肯定可断言也。 ——《古史新证》 历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学科意义 ——以典范为中心的考察 《史学导论》第一讲 内容提要 关于历史是什么?历史学的意义何在?或是永远都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这预示着,与历史学这一学科相关的诸多环节或问题,都不是那么清晰的,任何似乎是确定无疑的答案,也都经不起推敲。当然,这并不是意味着这些问题不可讨论,或不需要回答,所谓“一代之人有一代之学”,通过对这一学科历史发展的检讨,问题或才能有所说明。 这一讲的主要用意是:在史学史的背景下,对历史学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关于历史学的学科意义,作简单介绍。需要强调的是,“答案”是“过去式”的,我们可以说明历史学在过去有什么意味,但是否可以作为当下可兹借鉴的经验,则另当别论。 主要问题 一、《尚书》、《春秋》与《史记》:中国古典史学的萌生及其意义 二、从希罗多德《历史》说开去 三、“普遍历史”:从神学史学到理性史学 四、中国史学的“典范”转移 小节:历史学的现实性与当代性 《十三经注疏》嘉靖本 《尚书·召诰》 我不可有监于有夏,亦不可有监于有殷。 《尚书·酒诰》 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马克斯·韦伯:《以政治为业》 “善果者,惟善出之;恶果者,惟恶出之。”如果真是如此,问题的全部复杂性将不复存在。……不但世界历史的全部进程,而且

文档评论(0)

xiaohuer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