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构造学说
大地构造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球的岩石圈,特别是地壳组成、地壳构造、地壳运动和地壳发展,并进一步阐明它们的规律和成因的学科;是研究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之一,不仅对深入认识地球发展史和地壳、岩石圈运动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研究成矿条件、地表成因及预测矿产资源等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培养同学们独立分析地球科学基本问题的能力,并能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大地构造理论。本次课程将扼要介绍主要关于大地构造学派的理论,希望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对我们的地球母亲形成发展过程的认识。
大地构造学一门研究地壳及至全球构造发生、发展、分布格局、演化规律的地质学分科。大地构造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历史分析法与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由于不同作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在大地构造学说的发展史中,形成了不同的大地构造学派。如收缩说、重力均衡说、对流说、脉动说、膨胀说、重力分异说、放射性热融化说等,这一事实反应了大地构造学说理论尚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阶段,但每一新的大地构造学说的提出,常标出地质学进入一个更高水平阶段。
大地构造学说的争论焦点之一是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为主,还是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论又称固定论,主张大陆自形成以来,其位置不变,从未经过水平运移,所以又称大陆固定论或大洋永恒论。与此相反的是水平论,又称活动论,主张在地壳历史演变过程中,大陆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发生过比较显著的水平移动。固定论的重要代表是槽台说,水平论的重要代表是板块构造学说。
一、地槽-------地台说
地槽-地台学说是19 世纪中叶在欧美建立起来的大地构造学说。是最早的有关地史的传统学说,它曾为大地构造学说奠定过基础。槽台学说的学术思想差不多在整整的一个世纪内在国际地质学界占据着统治地位,对地质学的各个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地槽-地台说主要从地壳运动的历史观点出发,按地壳的物质组成和建造及其表现形式划分大地构造单元(主要是大陆部分),故又称为地史学派。它的基本的论点是: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所控制,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槽台说认为,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而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并认为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一)提出背景:
1、地槽的提出
(1)1859年,美国地质学者.J霍尔在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北部发在受强烈褶皱的古生代浅海相地层厚度达12KM以上,它比此山脉以西同时代几乎没有褶皱的地层厚10—20倍,二者形成鲜明对比。霍尔认为浅海相沉积的厚度是如此之大,它必然是边沉降边沉积形成的。因此得出结论:这些褶皱山脉曾经是地壳上巨大的拗陷。
(2)1873年,J.丹纳把这种拗陷及其产物称地槽。
(3)后来前苏联A.J.阿尔汉格列斯认为狭义的地槽是不存在的,下降的拗陷(称地向斜)和上升的隆起(称地背斜)是交替出现的,因此把地槽的概念扩大,称为地槽区。
(4)1935年,W.H.史蒂勒把位于大陆稳定地块和大洋稳定地块之间的地槽称为正地槽。随后,他又把正地槽分为优地槽和冒地槽。
(5)1951年,M.凯伊对地槽问题进行了总结,把大量火山碎屑沉积物的优地槽(“优”是希腊语“真正的”意思),优地槽是深成造山活动的场所;把位于大陆架上的没有火山活动的以碳酸盐沉积为主的地槽称为冒地槽(冒是“较次的”意思 )
2、地台的提出
1885年,E.修斯提出在地壳上存在一些稳定地区,其上的沉积层十分平缓,地貌也非常平坦,他把这种地壳上稳定的、自形成后不再发生褶皱变形的地区,称为地台。后来前苏联学者在研究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地质的时候,发现这里的地层厚度小而产状平缓,地壳运动以整体上升下降为主,乃命名为俄罗斯地台和西伯利亚地台,于是地台这个名词就广泛播开了。随后人们发现地台本身出是相对上升的地方(称台向斜)和下降的地方(称台背斜),所以把地台的概念加以扩大,称为地台区。
3、槽台说的形成
1900年,法国E.奥格在其著作《地槽和大陆块》中,明确把地槽和地台统一起来,作为地壳上的两个基本构造单元。自此以后,地槽和地台理论就作为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整学说形成和发展起来,称为地槽地台,简称槽台说。
(二)理论内容
1、地槽区:
地槽区是地向斜和地背斜相间排列组成的狭长地带,代表地壳上构造运动强烈活动的地带,垂直运动速度快、幅度大,沉积作用、岩浆作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都十分强烈和发育。地槽区呈狭长带状,宽可数百千米,长可达数千千米。如北美西部的科迪勒拉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亚欧之间的乌拉尔山脉,横贯欧亚大陆跳到呈东西走向的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以及我国的天山秦岭、祁连山等山脉,都是世界著名的地槽区。
地槽区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下降阶段。以下降运动为主,但伴随着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T47008-2010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pdf VIP
- 关于XX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方案(最新版).pdf
- 风电光伏安装施工培训课件课件.pptx VIP
- 富士FFA电梯控制系统使用说明书NW3P电气原理图纸.pdf
- DB50T 867.6-2019 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第6部分:黑色金属冶炼企业 .pdf VIP
-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目标设计探析.pptx VIP
- 英语课件怎么做.pptx VIP
- 景区标识标牌标识标牌安装方案.docx
- 《钢结构通用规范+GB+55006-2021》详细解读.pdf
- 2024年度省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考核要点和评分标准(2).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