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验室检查 斑贴试验:是诊断本病最可靠合最简单的方法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疮的鉴别 类别 接触性皮炎 湿疮 病史 接触史明确 不明确 发病 常突然急性发病 发作不突然 皮疹 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皮损为主 多形性 部位 接触性部位 不定,常对称 边界 清楚 不清楚 复发 不接触,不复发 有复发倾向 鉴别诊断 颜面丹毒:全身症状严重,常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症状。皮疹以水肿性红斑为主,形如云片,色若涂丹。自感灼热,疼痛而无瘙痒。无接触史。 辨证论治 热毒湿蕴 主证:起病急骤,皮损鲜红肿胀,水疱或大疱,糜烂渗液,灼热瘙痒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方药:化斑解毒汤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血虚风燥 主证:病情反复发作,皮损肥厚干燥,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有抓痕及结痂 治法: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当归饮子加减 外治 追查病因,去除刺激物,避免再接触。 潮红、丘疹为主者,选用三黄洗剂外搽, 大量渗出、糜烂,选用绿茶、马齿苋、黄柏、羊蹄草、石韦、蒲公英、桑叶等组方煎水湿敷,或用3%硼酸溶液、10%黄柏溶液湿敷。 漆疮可用鬼箭羽、冬桑叶、杉木花煎水湿敷或洗涤。 外治 糜烂、结痂者,选用青黛膏清凉油乳剂或2%雷锁辛硫磺糊剂等外搽。 皮损肥厚粗糙,有鳞屑,或呈苔藓样变者,选用软膏或霜剂,如3%黑豆馏油、糠馏油或皮质类固醇激素类软膏。 外治 附:经验外洗方 ①急性接触性皮炎外洗方;荆芥30克,大黄30克,金银花20克,野菊花30克,地榆30克,苦参30克,黑面神30克,枯矾20克,煎水微温外洗患处。 ②慢性接触性皮炎外洗方;荆芥30克,大黄30克,白鲜皮30克,大枫子30克,赤芍20克,紫草30克,黄精30克,每天一剂煎水微温外洗患处。 外治 湿敷方 ?大黄30克,苦参30克,枯矾20克,五倍子30克,黄柏20克,芒硝20克,荆芥20克,甘草15克,水煎成2000毫升放凉湿敷。适用于急性糜烂渗液明显的接触性皮炎。 西医治疗 以止痒、脱敏为主 内服抗组胺药,VitC 肌注苯海拉明+胶性钙或静注10%葡萄糖酸钙 对严重泛发者可短期用皮质内固醇激素口服或静脉注射 并发感染者则加抗生素类药物 局部治疗 急性期: 轻度水肿,丘疹、水疱,无渗液,用炉甘石洗剂 明显渗出者:3%硼酸液,1:20醋酸铅溶液或1:5000~10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 少量渗出:湿敷、氧化锌油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焦油类的乳膏和霜剂 无渗出时或慢性期:霜剂或软膏 小结 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致病物质后所引起的皮肤急性炎症反应。 发病机理总由禀赋不耐,接触致敏物质,邪毒侵入皮肤,化生热毒与气血相搏而成。 临床主要表现为接触致敏物质的部位出现同致敏物质形态相同的境界清楚的皮疹,有一定潜伏期。 治疗方面中医按热毒湿蕴、血虚风燥两分型论治。外治,潮红、丘疹主用三黄洗剂;肿胀、糜烂渗液主用中药煎剂湿敷,糜烂结痂者用油剂调敷。 复习提纲 接触性皮炎的定义是什么? 试述接触性皮炎的诊断要点? 接触性皮炎的辨证论治? 接触性皮炎与急性湿疹如何鉴别?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可编辑 可编辑 接触性皮炎 Contact dermatitis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目的与要求 掌握:接触性皮炎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内治法。 理解:接触性皮炎的病因病机,病理、 外治。 了解:预防与调摄。 定义 是指因皮肤或粘膜接触某些外界刺激物或致敏 物质后, 在接触部位所引起的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因漆刺激而引起者,称为漆疮; 因贴膏药引起者,称为膏药风; 接触马桶引起者,称为马桶癣等。 重点与难点 重点:接触性皮炎的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 难点:接触性皮炎的皮疹特点、鉴别诊断。 古代中医文献的记载 《诸病源候论.漆疮候》“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喜面痒,然后胸臂胫揣皆悉瘙痒,面为起肿,绕眼微赤。” 《外科启玄》“凡人感生漆之毒气,则令浑身上下俱肿,起疮如痱子,如火刺,刺而痛,皮肤燥烈。” 特点 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 发病与禀赋不耐有关 临床以接触部位的红斑、肿胀、丘疹、水疱、大疱、瘙痒为特征。 去除接触物后皮损很快消退,若再接触,皮炎可再发生。 病因病机 禀赋不耐, 皮肤腠理不密 毒邪侵入皮肤 接触某些物质 蕴郁化热 邪热与气血相搏而发病 西医病因 病因 动物性:动物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