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最庞大的下载资料库 (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您不是在 3722.cn 网站下载此资料的, 不要随意相信. 请访问3722, 加入3722.cn必要时可将此文件解密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调查分析
以往认为,中药(包括草药及中成药)为天然药品,与化学合成药物相比,安全无毒。但是随着中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的进展,国内外对中药疗法的广泛应用,中药不良反应报道的日益增多,以及我国对中药毒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中药也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及药物性肝炎。为了更深刻地了解中药引起肝损害的特点,我们对近年来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如下。 1.资料来源与方法 本文病例来源于1983~1998年国内杂志上公开发表的病例报告共55篇,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共318例;北京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中心1992~1998年收到的病例报告共108例,和北京地坛医院1983~1998年收治的病例共107例。三者去掉重复报告的病例后总共427例。通过对中药引起肝损害病例的发生情况、原发病的分布情况、引起肝损害的常见药物及各类药物引起肝损害的临床特点的调查,分析中药引起肝损害的发病机制,并找到较好的防治方法。 2.结果 2.1 中药引起肝损害发生的年代分布 427例患者中1983~1988年6年间报告的病例为30例,1989~1994年5年报告病例72例,1994~1998年5年报告病例325例。可以看出,近5年来中药引起的肝损害骤然上升。北京地坛医院1983~1998年共收治药物性肝炎328例,其中中药引起的肝炎107例,占32.6%。 2.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与原发病之间的关系 本组病例中,有原发疾病记载的共344例。这些患者的原发病的分类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治疗骨关节病、肾脏疾病、皮肤科疾病的中药最易引起肝损害。
表1 中药性肝损害的原发病类别
原发病分类
例 次
原发病分类
例 次
骨关节病
115
呼吸系统疾病
7
肾脏疾病
89
胃肠疾病
7
皮肤科疾病
70
肝胆疾病
6
甲状腺疾病
25
妇科疾病
4
儿科疾病
16
其它
10
2.3 引起肝损害的常见中药的分布: 本组患者因中药引起肝损害的药物分布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引起肝损害的单味中药以雷公藤和黄药子最为常见,中成药中以壮骨关节丸最常见,其次是疳积散与复方青黛丸。 表2 引起肝损害的中药分布
药 名
例 次
药 名
例 次
单味中药
雷公藤
91
中成药
青黛胶囊
1
黄药子(黄独)
46
湿毒清
1
金不换
7
攻银片
1
老虎节(外用)
5
消癣宁
1
何首乌
5
神皮1号丸
1
蜈蚣粉
2
防风通圣丸
1
番泻叶
2
血毒丸
1
望江南草
2
除湿丸
1
蛇莓
2
龙蛇追风胶囊
1
穿山甲
1
壮骨伸筋胶囊
1
斑蝥
1
养血伸筋胶囊
1
苍耳子
1
九分散
1
石蒜
1
追风透骨丸
1
旱地石蚕
1
骨仙片
1
白果
1
消甲1号
1
猪胆
1
消甲2号
1
汞
1
甲亢宁胶囊
1
中成药
壮骨关节丸
111
妇康片
1
疳积散
14
妇复春
1
复方青黛丸
13
痛经内异消(化瘤丸)
1
克银丸
8
化瘀丸
1
消银片
5
养血生发胶囊
1
首乌片
4
双黄连口服液
1
增生平
4
银翘片
1
润肤丸
2
活力更口服液
1
昆明山海棠
2
穿琥宁注射液
1
银屑散
2
人参白术丸
1
六神丸
2
复方甘露饮
1
壮骨粉
2
宁红减肥茶
1
疏风定痛丸
2
其它
小柴胡汤
6
旭痹冲剂
2
葛根汤
1
消银丸
1
麻杏石甘汤
1
消银1号
1
治疗皮肤病中药汤剂
52
克银1号
1
治疗骨关节病药酒
7
2.4 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潜伏期的分析: 根据中药引起肝损害的潜伏期长短,我们将这些病例分为短潜伏期(1~10d)和长潜伏期(10d以上)两种类型。 短潜伏期者较少见,共27例(6.3%)。引起肝损害的主要中药有:何首乌、首乌片、老虎节、蜈蚣粉等,多为单味中药(16/27)。其平均潜伏期为5.3d。这27例患者中,男16例,女11例,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41.7岁。临床症状较重,患者多有发热,明显乏力及纳差、恶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有3例患者同时并发肾损害,其中2例为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并发休克;9例有皮肤损害,其中2例为剥脱性皮炎。重症肝炎的发生率高,占14.8%(4/27),其中1例死亡。7例患者再次服用后,再次出现肝损害,1例患者皮肤斑贴试验(+),还有1例患者家中其它4人应用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