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由是言之,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从这点说来,国君必须得到匡扶规谏的大臣,指出他的过失。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每天国事纷繁,由一个人听政决断,虽再三思虑劳神,又怎能件件事都处理得好呢? 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 我经常想到魏徴遇事随时规谏纠正,许多事都切中我的过失,就像明镜子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一定会显现。” 因举觞赐玄龄等数人勖之。 于是举起酒杯,赐酒给房玄龄等几人,来勉励他们。 唐太宗首先从人性的弱点出发阐述纳谏的必要性。他说“自知者明,信为难矣”,也就是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但这却是很难做到的。由此,他得出结论:“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 这是他从自身的实际体会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君主专制政体的弊端。他当然不可能有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不可能否定自己的存在,因此只能在现有的体制内寻找合理的措施消除这种弊端,纳谏是他的第一选择。 接下来,他想起了魏征这位经常“随事谏 诤”的忠臣,认为他的谏诤“多中朕失”,他 的存在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使自己的优缺点都 显露无遗。唐太宗在不同的场合无数次提到过 魏征,无疑这是唐太宗树立的一个纳谏的典 范,一个群臣学习的榜样。结尾唐太宗举起酒 杯,赐酒给房玄龄等人以勉励他们。勉励什么 呢?自然是期望他们能像魏征一样“随事谏 诤”。 史书上讲唐太宗也惧怕下属的批评。有一回,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很漂亮的鹞子,于是带着玩弄。突然,魏征来了,太宗赶紧把鹞子放进怀里。魏征心知肚明,却假装不知道,上前和皇帝谈正经事。而且,还谈到古时一些因纵于逸乐的故事。他故意拖时间,太宗一向尊敬他,又不敢破坏纳谏的规矩,就只好耐心地等他讲完。魏征还没说完,可怜小鸟早已闷死了。还又一次,太宗罢朝之后,怒气冲冲地回宫,喊打喊杀,说非杀掉那个“倔老头”不可。可这时,正巧把深明大义的皇后惊动了,赶紧问发生了什么事,谁斗胆触怒了皇上。太宗说,还不是魏征那家伙,“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原来魏征当着百官面前和皇帝争议,不给皇帝面子,使得皇帝恼羞成怒,但又不敢公开发作。- 太宗纳谏故事 太宗纳谏故事 唐太宗有一匹骏马,特别喜爱它,常在宫中喂养。一天,这匹马没有疾病而突然死去。太宗迁怒于养马的宫人,打算杀掉他。长孙皇后规劝太宗说:过去齐景公因为马死了要杀人,晏子就请求列举养马人的罪过说:你养马而马死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让国君因马死的原因而杀人,百姓听到后,一定埋怨我们的国君,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诸侯听到这个消息,必然轻视我们的国家,这是你的第三条罪。齐景公于是赦免了养马人的罪。陛下曾经在读书时看到过这件事,难道忘记了吗?太宗的怒气才缓和平息下来。又对房玄龄说:皇后在很多事情上对我进行启发协助,很有帮助及益处着。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曰:“昔舜造漆器,禹雕其俎,当时谏者十有余人。食器之间,何须苦谏?” 贞观十七年,太宗问谏议大夫褚遂良说:“过去,虞舜制造漆器,夏禹雕镂案板,当时规谏禹舜的有十几个人。装饰食物器具这些小事,何必要苦苦规谏?” 遂良对曰:“雕琢害农事,纂组伤女工。 褚遂良说:“雕刻器物会贻误农业生产,织造五彩丝带会耽误妇女织布做衣的工作 首创奢淫,危亡之渐。 首先倡导奢侈淫逸之风,这是国家危亡的开始。 渐:指事物的开端 漆器不已,必金为之。金器不已,必玉为之。 漆器不停做下去,一定又会用金来做。金器不停做下去,一定又用玉来做。 所以诤臣必谏其渐,及其满盈,无所复谏。” 所以刚正的大臣一定在事情开始时加以劝阻,等到过失已多得不能再多时,就没有再规谏的必要了。 金,名作状,用金 太宗曰:“卿言是矣。 太宗说:“你说得对啊! 朕所为事,若有不当,或在其渐,或已将终,皆宜进谏。 我所做的事,如果有不妥当的,有的正在开始,有的已快结束,不管哪种情况,都应进言规谏。 比见前史,或有人臣谏事,遂答云‘业已为之’,或道‘业已许之’,竟不为停改。 我近来看前代的史书,有的大臣向国君规谏事情,国君就回答说:‘已经办过了。’或者说:‘已答应过了。’ 竟然不为之马上停止并改正错误。 此则危亡之祸,可反手而待也。” 这样做的话,那国家危亡的灾祸,可以像翻转手掌那样很快就会到来啊。” 唐太宗君臣对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防微杜渐 造漆器、雕镂俎,这都是无关国家大 政方针的小事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苦 苦规谏呢? 造漆器、雕镂俎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群臣会苦谏。 更重要的是此种行为从性质上来讲是“首创奢淫”,而这恰恰是“危亡之渐”,因为人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久而久之,小的错误就会发展成大的错误。 唐太宗为何对古代的谏者的“及其满盈,无所复谏”的行为有所不满?他对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