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数字福建与电子政务.ppt

  1. 1、本文档共1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字福建与电子政务 前言:物理学的大厦已基本建成? 前言:经典物理学大厦的轰然倒塌 19世纪末,物理学晴朗天空出现“两朵乌云”: 迈克逊-莫雷测量地球对以太速度的实验 黑体辐射 这两个基本问题导致了经典物理学大厦的轰然倒塌,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 农业化(9000BC-1500BC) 工业化(1775-1860) 信息化(1946至今) 2000年7月,在日本冲绳召开的G8峰会上,8国元首签署发表了“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宣布人类开始迈向信息社会。宪章全文第一句话是: “信息技术是推进21世纪发展的最强大力量,将为所有的人提供重要的机会。信息社会是通过充分利用知识和设想实现人类的希望的社会。” 走向信息社会 一、信息化 “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的核心内涵 国家信息化的六大要素 信息网络 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产业 信息资源 信息化人才 信息化政策法规标准及信息安全 。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一书在中国的流行,信息化浪潮第一次在国内掀起,这次关注的对象主要是高校、政府部门等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阶层,在政府层面其主要标志是建立了许多信息中心,如经济信息中心、科技信息中心等。技术驱动是这一阶段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993年2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提出建设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主要内容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行动计划;同年3月,我国政府提出建设“三金”(即金桥、金关、金卡)工程作为我国建设信息基础设施的起步,这是信息化浪潮第二次在国内掀起。随后,“金”字系列工程不断壮大和发展,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和示范,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市场驱动是这一阶段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1993年,在许榕生博士的推动下,中国第一条专线接入互联网。信息化随之呈现雪崩式的发展状态。信息化浪潮在国内掀起。相对于前两次,这是一次全民的普及。 计算机发展历程:按所采用的微电子器件分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9年)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年) 第三代:小规模集成电路和中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5年)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5~1990年) 第五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90~2005年) 第六代:极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005年以后) 通信网络发展历程 1876年3月10日, 亚历山大·贝尔发明电话。 1964年夏, 哈罗德· 罗森发明的地球同步卫星使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观众第一次通过电视屏幕同时观看千里之外举行的赛事。 1973年4月, 马丁· 库泊在纽约街头捧着一个约两块砖头大的东西–世界上第一部移动电话。 1982年, 摩托罗拉公司在芝加哥进行了世界上第一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商用实验。 互联网发展历程 1969年:计算机网络开发计划“ARPANET”起动并开始向大学等研究机构普及。 1971年:美国BBN科技公司的Ray Tomlinson开发电子邮件。 1983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Vinton G.Cerf开发TCP/IP协议而被誉为“互联网之父”。 1991年: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Tim Berners-Lee开发万维网,导致互联网的大众化。 1993年:伊利诺斯大学学生Mark Andreesen等人开发出了真正的浏览器“Mosaic”,此后互联网开始得以爆炸性普及。 我们现在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周期的早期阶段,这是过去50年来的第五个发展周期。 电话发展速度 固定电话的10亿用户: 125年(1876一2001) 移动电话的10亿用户: 20年(1982—2002) 移动电话的第20亿用户: 4年(2002—2006) 2010年底,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50亿 党和政府对信息化的部署提升到战略层面 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信息化的战略地位,提出“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2001年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五”计划纲要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决策。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国家信息化发展现状:综合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战略性基础作用日益凸显。 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高性能通信网络,行政村通电话比例达到100%,能上网的乡镇比例跃升至99%。 有线电视用户数超过1.75亿,其中,数字电视用户数超过6200万户,双向网络覆盖用户超过3000万户。 建成全球最大的IP软交换网及IPv6应用示范网络。 国家信息化发展现状:国民经济信息化全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