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纸桥承受能力与其桥面几何形状的关系
一.引言
实验通过对五种不同形状的纸作为桥面形成纸桥,测量他们承受外力的大小,发现#形承受力最大。设计出最佳结构桥梁,体验本课题组的创造力、团队协作能力。
二.关键词
承受、跨、形状、长度、压力
三.研究背景
从古老而雄伟的埃及金字塔到幽怨深邃的万里长城,再到充满现代气息的金贸大厦。纵观这些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在其雄伟壮观的背后埋藏着许多丰富的几何形状。为了发掘并了解这些几何形状对物体的承受能力,我们课题组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研究和实验。
四.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可以使我们对物体的几何形状的变化与纸桥的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入地理解,从而可以了解当今世界上桥梁的结构及其采用此结构的原因。其二,我们课题组可以在研究的过程中找到研究带给我们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探索、求实的精神。
五.实验研究
1.??研究对象:纸桥、桥面的几何形状
2.?研究内容:相同跨度哪种形状承受外部压力最大
3. 研究方法:实验
4.?研究器材:铅画纸(做成桥面)、糖(提供对桥面压力)、木块(作为桥墩)、刻度尺(测量用)、玻璃胶、胶水
5.?实验过程:
a.取五张铅画纸,分别折成长度相等的且横截面分别为“凹”字形、圆形、W形、正方形和圆形中加V形。
b.分别将五张桥面架在高度相等的两个桥墩上。
c.测量桥墩的相对高度(相同——43cm)和纸桥的悬空跨度(相同——22cm)以确保公平。
d.将糖依次、分别放在各桥面上。
e.测量纸桥倒塌前的糖数。
f.?多次(实为3次)测量取平均值。
g.统计数据。
?
6.??数据统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
“凹”字形
27
20
25
24
正方形
17
18
15
17
圆形
83
76
72
77
W形
130
155
108
131
#形
158
162
143
154
7.??数据分析:
#形承受能力要强于W形。
W形承受能力要强于圆形。
圆形承受能力要强于“凹”字形。
“凹”字形承受能力要强于正方形。
正方形最差。
8.?实验结果: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形承受外力的能力最强,而正方形的承受能力是最弱的。因为“凹”字形和正方形与圆形、W形、#形相比承受压力的能力相差太悬殊,所以,我们把前两者和后三者分为两组来比较:
a.“凹”字形虽然比正方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但在两座桥倒塌前,正方形自身的形变要小于“凹”字形,而“凹”字形桥面逐渐受压时,两片竖起的纸片会向里靠拢,最终倒塌。而正方形在逐渐受压时,外形几乎不发生什么变化,等到正方形四个角受力不均衡时,正方形会向一边倒,从而形成菱形倒塌。如果真的用这两种桥面来造桥,那么这两种都不应用于车辆所过之桥,又由于正方形的桥面变化会比较小,所以,建议选用正方形的作为人或动物所用之桥,而“凹”字形的则应不被采用。
b.圆形桥面受到压力时,它会逐渐变为类似于拱形的样子,也就是圆底部的半弧向上弧,使力有一个循环从而可以更好地抵消力。可见,这也可以证明为什么古代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拱桥,而有些至今仍在使用。W形桥面就是在无限地分解力,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纸折的棱越多,那么其承受压力的能力就越强,这也就是我们3个数据相差如此悬殊的原因之一。而最后的形状完全是前两个的组合。这样可以把前两个形状的优点全体现出来,在圈中形成两组循环力和两组抵消力,便获得了最大的支持力。
c.W形和M形是有区别的。W形没有把两边的纸片利用进去,而这恰恰就是其破绽之处,压力容易使此两处发生形变,也减小了旁边几个棱的作用效果。若把W形倒过来,变成M形,那就好一些了。当然,单单这样的形状是不能成为桥梁的。
六.实验结果设想:
虽然我们课题组的研究范围十分有限,但我们把我们所研究到的有关内容组合了一下,拼造成一座由我们实验得出的最佳桥梁模型。
我认为此桥的牢固及受重力能力没话说,就这样也节省了许多材料,比全用石砌的节约了一大半石料。再者,其抽象派风格宛有现代艺术气息。集价廉与物美于一身的新世纪建筑。
七.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研究,使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研究性课程的真正含义。它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见闻,也对物理的学习起了不小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们明白了一切要用事实说话,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成功。
?
物体几何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探索
高二(3)班? 朱铭煜、王航宇、刘? 奇指导老师:陆赵华
提出课题的缘由和背景: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目的主要有两个:首先,物体承受力的能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如我们上海最近几年所造的桥,它们的设计师就是充分的利用了力学知识。其次,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课题,我们对物理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做了这个选择。
研究目的和意义:拓展物理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牦牛肉食用方法.pdf VIP
- 2025年危化品停车场安全预评价报告样本 .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2024)青岛版(六三制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四年级英语单词大比拼训练.doc VIP
- 石油公司业务系统集成项目用户需求说明书V.doc VIP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处方评价表.docx VIP
- 专题16 阅读理解之主旨大意题(题型与策略)(解析版)-2025年暑假新七年级英语衔接学习与能力提升专练(通用版).docx
- 财务三大报表(带公式).xls VIP
- 山西省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答案(9科试卷).pdf
- 儿童贫血相关疾病诊治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