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稻的营养特性及施肥
目 录
水稻分类
壹
水稻需肥规律
贰
叁
水稻施肥技术
水稻分类
水稻是最重要的两大粮食作物之一,居粮食总产第一。
按照季别:
双季稻(早稻、晚稻)、一(单)季稻等
按照播种方式:
插秧稻、直播稻
不同区域、季别、品种、播种方式,需肥规律有差异。
水稻需肥规律
氮:一般每生产500公斤稻谷,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素8-16公斤。早稻返青至拔节吸氮50%,拔节至孕穗吸氮40%,孕穗之抽穗仅占10%。
早稻和双季晚稻生育期短,一生一个吸氮高峰;单季稻在分蘖和穗分化起有两个吸氮高峰,杂交稻在齐穗至成熟时仍需吸收20%氮素。
水稻需肥规律
磷:一般每生产500公斤稻谷需从土壤中吸收磷(P2O5)4-7.5公斤。水稻对磷的吸收与氮不同。一般在拔节前吸磷50%,拔节到孕穗吸收10%,孕穗到抽穗吸收30%,抽穗后吸收10%,杂交水稻吸收磷比常规稻低。
水稻需肥规律
钾:水稻每生产500公斤稻谷从土壤中吸收钾(K2O)9-19公斤。水稻返青至拔节吸钾50%,拔节至孕穗25%,孕穗至抽穗10%。抽穗后15%。
杂交稻吸钾比常规稻高,移栽至分蘖盛期吸收25%。分蘖盛期至孕穗初期吸收45%,孕穗至齐穗吸收10%,齐穗至成熟期吸收20%。
水稻需肥规律
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
N的吸收:返青至分蘖盛期最高,约占总量的50-60%,幼穗发育期占30-40%,结实成熟期占10-20%。
P的吸收:幼穗发育期最高,约占50%,分蘖期次之。
K的吸收:抽穗期最多,达90%以上,抽穗后吸收量很少。
水稻施肥原则
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使用;
N、P、K肥料配合使用,一般有机肥、P、K肥主要做基肥或者前期的追肥,追肥以氮肥为主。
据水稻生产类型施肥。如:早稻生育期短,生长初期地温较低,可选择磷较高的配方,一次施肥即可。杂交稻,需要的钾较多,可选择高钾配方。
水稻施肥技术
插秧稻:
基肥:高氮中磷中钾,如21-10-11、22-8-15、23-11-12 、24-12-12、16-8-16等
推荐用量:控释肥30-50公斤/亩,普通复合肥40-50公斤/亩
施肥方法:翻耕前撒施
追肥:水稻移栽后6-7天后,亩追尿素10-15公斤,可与除草剂混合追施。
水稻施肥技术
直播稻:
基肥:麦收后先把缓控释肥以每亩20-40公斤的量(复合肥30-50公斤),均匀撒施在地里,然后旋耕耙平后、撒种盖籽;
追肥:
1、待秧苗长到2叶1心时,亩追尿素15-20公斤作苗肥;
2、秧苗长到4叶1心时,亩追尿素10-15公斤作分蘖肥。
水稻施肥技术
硅(Si):硅肥被誉为水稻第四大元素,在稻田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的抗性,增强水稻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8.5%~13.0%。
推荐用肥:硅钙镁磷钾肥,每亩用量50-100kg。
使用方法:作底肥施入土壤中,最好在翻地前或水耙时撒施。
1、水稻对三要素的吸收量分别在分蘖盛期和幼穗分化后期形成两个吸肥高峰。
2、不同季别、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有差异,应根据当地地力情况和需肥规律选择合适的肥料和施肥时期。
3、施足大量元素的同时,注意硅、锌等元素的补充,预防缺素症。
小结
感谢聆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酿酒酵母培养物及其应用.pdf VIP
- 消防增压稳压设备的维护保养保养内容和方法.docx VIP
- 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事业.pptx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教学课件作者第三版赵映诚12第十二章专门档案的管理与利用(3333KB).ppt VIP
- 矿用自救器的使用方法.ppt VIP
- NC6相对NC5给客户带来的新价值.pptx VIP
- 公司廉政风险防控手册模板.pdf VIP
- 2025届高中英语外研版高考复习课件:The world of science.ppt VIP
- 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班会课件(共23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