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节 飞机的增升装置 一、襟翼的增升原理 3、延迟气流分离、动力增升实现。 (一)实现增升的途径 1、增加机翼相对弯度 ; 2、增加机翼面积 ; 1、简单襟翼 (二)常见襟翼 2、分裂襟翼 3、开缝襟翼 4、双缝襟翼 5、后退襟翼 二、放襟翼对飞机空气动力特性的影响 放襟翼后: 教八飞机极线 1、 ↑, ↑→极线向右上方移动。 2、升阻比 减小。 放襟翼后,机翼面积和弯曲度均增加,故 ↑; ↑→ ↑↑ 后缘涡流区扩大→ ↑ ↑。 放襟翼后,通常 ↑> ↑。 3、压力中心后移 (教八飞机升力系数曲线) ?cr ?0 4、零升迎角 减小。 5、临界迎角 减小。 三、其它增升装置介绍 1、前缘缝翼 2、前缘襟翼 3、前后缘机动襟翼 4、喷气襟翼 5、附面层控制装置 第八节 地面效应 一、概念 飞机在起飞着陆或贴近地面飞行时,由于流经飞机的气流受到地面的影响,使得作用在飞机上的空气动力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地面效应 二、对空气动力的影响 受地面阻挡→翼尖涡强度→ ↓ ε↓,w ↓,有效展弦比↓。 对空气动力的影响为: 对空气动力的影响为: 小 结 二、全机空气动力 三、升阻比、性质角和飞机极线——重点 一、侧力及其产生增升装置 四、增升装置 第二章 飞机的低速空气动力特性 第一节 升力 一、几个概念 展弦比(λ)、后掠角(χ)、平均空气动力弦(当量翼弦)、迎角α 翼弦与相对气流方向之间的夹角,用α 表示。 1.矢量表示法 二、压力分布的表示方法 B点:最低压力点 A点:驻点 2.坐标表示法 1、机翼的升力大部分靠上表面的压力减小获得,小部分靠下表面压力增大获得。 2、机翼上表面前半部产生的吸力大,后半部产生的吸力小上表面前半部对升力产生贡献大。 特点: 三、升力及升力系数曲线 机翼上下表面在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压力差的总和——机翼的升力(Y)。 气流流过机翼 上表面:流管变细,流速加快,压力减小 下表面:流管变粗,流速减慢,压力增大 压力差 机翼(飞机)升力的作用点(升力作用线与翼弦的交点)叫机翼(飞机)压力中心。 (一)产生 (1)大小:压力差在垂直于气流方向上的合力。 (2)方向:与相对气流方向上垂直。 (3)作用点:压力中心。 (二)公式 升力 升力系数 动压 机翼面积 1.公式 2、关于 B、物理意义:综合表达了翼型、迎角等因素对升力的影响。 C、对同一机型飞机来说,翼型不变时,只随迎角变化。 A、 只取决于翼型形状和迎角。 是实验测得的无因次参数。实际机翼(三维翼)的Cy是各剖面Cy的平均值。 (三)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规律——升力系数曲线 1、规律 < : ↑→ ↑ > : ↑→ ↓ = : = 2、几个概念 (1)零升迎角 为零时的迎角。 (2)临界迎角 最大时的迎角。 中小迎角: (3)升力系数曲线斜率 (4)抖动迎角 机翼气流开始分离时的迎角。 一、诱导阻力 1、翼尖涡流 机翼产生 正升力 上表面p小 下表面p大 空气绕翼尖从下 表面流向上表面 翼尖涡 右翼尖—逆时针旋转。 左翼尖—顺时针旋转。 旋转 方向 迎角越大,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越大,翼尖涡越强。 第二节 阻力 2、下洗气流 飞机以正迎角飞行,产生升力向上,产生翼尖涡流。由于翼尖涡流的存在,流过机翼的气流会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分速度,使总的气流速度方向向下偏斜一个角度。 流过机翼向下倾斜的气流——下洗气流(洗流)。 下洗气流速度——下洗气流垂直向下的分速度。 下洗角——下洗气流与来流之间的角度。 3、诱导阻力的产生 Y′ Y 实际升力 有效升力 W Xi 诱导阻力 V∞ ε V′ ε 下洗角 下洗速度 有效迎角 机翼产生正升力 诱导出下洗速度(w) 下洗流(洗) 升力后倾(斜) 垂直相对气流分量,有效升力Y′cosε 平行相对气流分量,诱导阻力Y′sinε(分) 上表面p小 下表面p大 翼尖涡(涡) 空气绕翼尖从下 表面流向上表面 涡流、下洗、倾斜、分解 诱导阻力:伴随着升力产生而产生的阻力。 4.诱导阻力公式 诱导阻力系数 (1)公式 (2)影响因素 (a)迎角: (b)展弦比: (c)动压: ↑→ ↑→ ↑↑ ↑→ ↓→ ↓ → ↑ 二、阻力公式 飞机的摩擦阻力与压差阻力之和统称为——废阻力。于是有 在中小迎角下,也可写成: 零升阻力系数 ——综合表达了迎角、飞机形状和表面 光滑程度以及雷诺数等因素对阻力的影响。 ——诱导阻力因子 三、阻力系数曲线 第四节 侧力 一、侧滑的概念 飞机对称面同相对气流方向不一致的飞行。 相对气流方向同飞机对称面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