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pdf

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19 卷 第 3 期 中 国 沙 漠 V o l. 19 N o. 3 1999 年 9 月                             JOU RN AL O F D E SER T R E SEA R CH Sep. 1999 文章编号: 1000694X ( 1999) 河西绿洲区春小麦蒸腾蒸散的变化研究 1 1 2 3 王亚军 , 谢忠奎 , 小林哲夫 , 兰念军 ( 1. 中国科学院 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青海 西宁 810000; 2. 日本九州大学农学院, 日本 福冈市; 3. 甘肃省 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在甘肃张掖绿洲区利用浮力称重式蒸散仪对春小麦蒸散量进行了测定, 对蒸散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 征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田的日蒸散量在白天 12 ∶00~ 16 ∶00 达到最大, 夜间20 ∶00~ 08 ∶00 最小甚 至呈负值。灌溉前后蒸腾强度出现峰值的时间有所变化。但灌溉以后, 蒸腾与蒸散量均呈增大趋势。日蒸散量随着 净辐射的增加而加大。在小麦不同的生育阶段, 蒸散量有所不同, 小麦拔节以前较小, 拔节以后开始增大, 灌浆期达 到最大, 接近成熟时逐渐降低。 关键词: 绿洲; 春小麦; 蒸腾; 蒸散; 日变化 中图分类号: S 16 1. 42 文献标识码: A   长期以来,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农田的蒸散特点 20 ∶00~ 08 ∶00 的蒸散量平均, 然后依据平均值绘 [ 1, 2 ] [3, 4 ] ( ) 及主要影响因子 、蒸散与作物产量的关系 等 图 1。不同生育期春小麦白天 08 ∶00~ 20 ∶00 蒸 进行了大量研究, 但对农田一天内不同时间的蒸散 散量不同, 三叶期以前蒸散量很小, 三叶至拔节期开 [ 5 ] 始增加, 拔节至灌浆期蒸散量相对较大, 其中抽穗前 变化及影响因子的观测和分析还比较少 。在中日 ( 合作 H E IF E 项 目野外观测期间, 我们对黑河绿洲 后最大, 成熟期蒸散量逐渐降低。夜间 20 ∶00~ 08 区春小麦的日蒸散特点进行了多年的研究, 并对蒸 ∶00) , 春小麦蒸散量很小, 各生育期的变化也不大。 散量和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 1 观测仪器和方法 蒸散量用浮力称重式蒸散仪测定。蒸散仪主要 由内筒、外筒及飘浮系统 3 部分组成, 内筒装原状土 柱, 面积为 2 000 cm 2 , 深度为 1. 5 m , 外筒盛水。 从播种期开始至成熟期为止, 每天 08 ∶00 和 20 ∶00 各测定 1 次。在各生育期及灌水前后选择一 晴天进行春小麦蒸散量的 24 h 连测, 从 07 ∶00 或 08 ∶00 开始, 每 2 h 观测 1 次, 到次日07 ∶00 或 08 ∶00 结束。同时进行地面气象资料的观测。为比较 春小麦蒸腾蒸散的日变化规律, 用L I1600 对气孔 阻力及蒸腾强度也进行了日变化观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