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定向運動之定向技能與運用分析
林志遠 / 玄奘大學
張君如 / 朝陽科技大學
前言
定向運動(orienteering)是運動員藉著一張精確的地圖及指北針,按競賽規則在現地尋找若干個標於地圖上的檢查點(control point),並在最短時間內完成的競技運動;它可以在荒野、公園、校園或城市中舉行,參與者需綜合地圖判讀、定位、路線選擇、問題解決及越野跑等能力,因此定向運動被視為一種智能與體能兼具的運動(莫道,2004)。
定向運動在台灣仍處於發展的階段,除了競賽之外,也可應用於童子軍教學、戶外體驗教育、企業教育訓練及學校體育課程。目前國內的定向運動是由中華民國越野追蹤協會主導推廣與訓練事宜,該協會自民國85年創立至今尚未滿十年。很榮幸地,2009年世界運動會將在高雄舉行,而定向運動亦被列為世運會競賽項目之一;世界運動會為全世界僅次於奧運的第二大運動盛會,和奧運一樣每四年舉辦一次,由33個非奧運競賽種類的國際單項運動所組成(陳思先,2004)。此次台灣身為主辦國,將享有參賽權,屆時國內選手便可以和來自世界各國排名前40名的優秀定向運動員相互切磋、交換心得,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
本文的主旨是將定向運動常用的技術做一系統性的整理,讓有志從事此運動的人士能更進一步地認識定向運動。
基本技術
一、地圖正置(set map or orient the map)
「地圖正置」即一般人所說的「地圖歸北」,倘若我們有地圖且已經知道自己的所在位置,則不用指北針只需要做圖地對照(如圖二)即可以找出北方,在原地將手中的地圖轉成與自己所見的景物同一方向,此時地圖的磁北線方向(或地圖正上方)即是現地的北方。
但當我們到達一個陌生的地方時,有時很難將現地景物與地圖相連結,因此需藉由指北針找出現地的北方,再將地圖的北方與之相合,如此才可將雙目所及的景物與地圖相對照(如圖二)。其方法為將指北針平放於地圖上,轉動身體或地圖,直到磁針與地圖的磁北線平行即可(如圖一)。在定向運動進行時,必須時時保持地圖的正置,如此才不致迷途。
圖一 地圖正置
二、圖地對照(map reading)
瞭解地圖上的所有特徵符號,如等高線、建築物、路徑、植被、岩石等,是學習定向運動的基礎,有助於正置好地圖時做地形地物的對照;如圖二即為正置好地圖後,地圖與現地的對照狀況,黑色方塊代表建築物,黑色虛線為大、小路徑,而咖啡色線條為等高線,代表一處山丘。通常對照地形的方法是先地圖正置,再辨認明顯的地形地貌,然後對照明顯地物(如:人工建物),三者都相符時,代表我們已經知道站立點與將行進的方向。
一個讀圖快速、有經驗的定向運動員能在路線選擇後,由地圖得知將經過何種地形地物,並將之記於腦中,一邊行進一邊核對。
圖二 圖地對照
三、拇指輔行法(thumbing)
拇指輔行法是行進時隨時將自己所在位置用拇指置於地圖上相對位置的方法。前進時,拇指隨著移動,轉彎時地圖及拇指亦隨之轉向,如此隨時都知道自己在途中的所在位置(李文威,1987)。
圖三 拇指輔行法示意圖
四、扶手法(handrails)
扶手法是藉由線狀的地形地物特徵,如牆、路、欄杆、溪溝、植被分界等,來幫助定向運動員快速到達目的地(檢查點)的方法,猶如盲人只要順著樓梯的扶手即可安全到達另一樓層一般,有一個定向運動的鐵則即是「有路不越野」,此法則亦是扶手法的體現,此法是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基礎定向技術。
圖四 扶手法
五、定向三部曲(stop-set map-select,3S)
當進行定向運動時,遇到路徑交叉點或欲改變行進方向時,要做到定向三部曲以免迷失方向,第一步需先停下腳步(stop),再來正置地圖(set map)確定自己的位置,然後才選定接下來要行進的路線(select),謹記以上三步驟定向之路將無往不利。
六、分段定向法(check point)
在進行較長路段的定向時,常常容易迷失方向,因此藉著短距離的地形地物特徵分段進入檢查點是比較不容易失誤的方法。如圖五所示,離開小徑交叉點後距離檢查點尚遠,又無扶手可參照,因此將路程依明顯地形地物特徵分割成數小段(路程短不易迷失),依序到達自設的核對點(check point),即可尋得檢查點。
圖五 分段定向法
七、攔截特徵法(collecting and catching feature)
攔截特徵法可分為前方攔截特徵及側面攔截特徵兩種,目的在於預防迷途,亦為重新定位(relocation)的基礎,定向運動員在地圖閱讀時即設定下一個檢查點的攔截特徵,若到達攔截特徵而未遇見檢查點時,則代表已經錯過檢查點,如圖六所示,檢查點後的河流即是預設的前方攔截特徵,倘若碰到河流表示已經錯過檢查點了,應重新定位,而圖七則是設定側面攔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矿区1∶1万地质填图工作细则.pdf VIP
- 新能源场站宽频振荡就地监测控制方法及装置.pdf VIP
- 航空公司飞机失事应急预案演练脚本.docx VIP
- DLT 5210.1-2021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全套表格最新201至400页.docx VIP
- 巨量引擎2024卫浴行业白皮书.pptx
- 湖南郴电国际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汇编.docx VIP
- 斯巴拓SBT904D2手持操作说明书(二通道232 485变送器).doc VIP
- 中国成人患者围手术期液体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5版)解读.pptx
- 15 铁路营业线工程施工安全专项处置预案.doc VIP
- 《小学二年级家长会》课件(五套).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