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HFC双向网设计改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综述 1)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起步于90年代后期,在1998年3月DOCSIS1.0标准成为ITU的国际标准后,中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始了双向化改造的浪潮。 青岛、广东、上海等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开始了双向HFC网络改造,在双向HFC网络上尝试采用Cable Modem系统发展宽带数据用户。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有线电视网络没有进行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运营商发展的宽带数据用户数量不多。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有线电视运营商的宽带数据用户数量约200万户,其中, 东方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原上海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约37万Cable Modem用户, 深圳天威视讯公司有20多万Cable Modem用户, 南京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约5万Cable Modem用户, 江门有线电视网络公司有近3万Cable Modem用户,全国Cable Modem用户总量约100万户,另外还有数十万以太网用户。 2005年底,深圳天威视讯公司宽带数据业务收入已超过模拟电视业务收入,天威公司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经验也引起了全国有线电视同行的关注。 已完成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的青岛,在先后尝试过Cable Modem与以太网技术后,最终确定使用EPON技术建设全交互式的网络。 深圳的经验与青岛的探索引发了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新一轮浪潮,相比于2000年的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浪潮,此轮“浪潮”从业务与技术层面上都有进一步的深化与发展,也蕴涵了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的思索,将会有更多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加入到此轮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浪潮之中。 在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技术选型中,存在着 Cable Modem接入方式, 以太网接入方式两种技术。 随着EPON技术的发展成熟,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技术选择- EPON接入方式。 对于Cable Modem系统的汇聚噪声问题,EPON技术的成熟度与可运营性问题,以太网方式的隐性成本与网络管理问题等,广大有线电视运营商普遍存在着种种疑虑与担忧,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作出选择与决断。 2)我国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的形势分析 当前,我国有线电视运营商面临的竞争形势不容乐观,主要的竞争环境有如下四方面: a)以IPTV为代表的新媒体业务已威胁到广播电视基本业务 IPTV现在已不是一个新的名词,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现实。 电信运营商的IPTV试验运行在国内发展虽然不顺利,遭遇了发展中的一系列瓶颈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电信运营商将坚定不移地加速向能提供语音、数据、视频、移动等综合业务能力的新媒体运营商演进。 2006年IPTV商用的脚步已悄然加快: 哈尔滨、上海的IPTV正式进入商用, 长春、河南、北京…已进入商用试验。 2006年9月1日,上海IPTV业务全面放号,上海电信的宽带网资源已具备支撑10万级的IPTV放号规模。 2006年10月,中国网通宣布使用AVS标准来布局IPTV。 2006年12月,中国网通在哈尔滨的IPTV用户达到10万户。 2007年上海IPTV用户以经发展到30万户。 IPTV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用户基础,上海、哈尔滨模式为其他地方运商开展IPTV业务提供了参照。 IPTV集成运营商已有四家: 上海文广、 中央电视台、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 他们都分别与网络运营商合作开展IPTV业务。 从某种程度上看,当前IPTV的形势有如2002年的数字电视,正在寻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一旦确立了合适的商务模型,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autyev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