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岩溶干旱特征及综合治理对策.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5卷 第3期              桂 林 工 学 院 学 报             Vol25No3 2005年 7月         JOURNALOFGUILINUNIVERSITYOFTECHNOLOGY        Jul2005  文章编号:1006-544X(2005)03-0278-06 桂中岩溶干旱特征及综合治理对策 覃 小群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广西 桂林 541004) 摘 要:分析了桂中岩溶干旱的分布特征、旱灾发生的时空规律和影响因素.揭示了导致干旱的 主要因素:其气候特点和岩溶水文地质背景是导致干旱的主要自然因素;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 森林覆盖率低和石漠化严重加剧了干旱的程度;对岩溶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又限制了农业灌 溉的发展.综合分析其岩溶干旱的特点和原因,对于岩溶干旱的治理,在峰丛洼地 (谷地)区应 以开发表层岩溶泉、堵截地下河和建水柜方式解决缺水问题.峰林平原区,解决干旱的途径应以 打井、天窗提水方式开采地下水和修建地表水利工程为主. 关键词:岩溶干旱;治理对策;广西中部 中图分类号:P642254            文献标识码:A① 2 干旱是地球上分布面积比较广的自然灾害, 面积47513km,本区的岩溶分布占该区总面积 2 2 全球干旱土地面积大约为515966亿 hm,约占 的2874%,现有耕地面积601620hm,总人口 地球陆地表面的1/3强,大约有 10亿人遭受干旱 8692万人 (2000年). 的影响.干旱大都是由于降水量贫乏而造成的, 12 桂中旱片水文地质特征 而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800 桂中岩溶水主要赋存于碳酸盐岩中,以大面 mm,干旱缺水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造成 积连续分布为特点;岩溶水补给形式有以降水为 [1] 主的面状入渗和以地表径流为主的注入式两种, 的 .其地表、地下的岩溶发育形成了双层岩溶 水文地质结构,由于地下岩溶空间发育,致使雨 前者更普遍;按地貌形态和岩溶水位埋深指标, 水很快渗漏到地下,成为深埋的地下水,形成水 可划分为峰丛洼地 (谷地)岩溶水中等埋深区和 土分离格局,地表农田经常长期受旱,此类干旱 峰林平原岩溶水浅埋区.峰丛洼地 (谷地)区, 地下水深埋,水力坡度大,动态极不稳定;相比 被称为 “岩溶干旱”. 之下,峰林平原区岩溶水动态变化平缓,埋藏浅, 桂中旱片区为西南岩溶区大旱片之一,也是广 水位埋深一般2~10m.岩溶含水层富水性的垂向 西最重要的农业经济区之一,面积大、干旱严重,但 分布与岩溶分带性密切相关,地下水主要赋存于 桂中气候温暖、湿润,土地适应性广,如果干旱问题 中层溶洞型岩溶发育带,总岩溶率平均为101%, 得到治理,农业生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深度在30~95m范围 (图2).浅层岩溶带岩溶极 1 桂中旱片区域概况 为发育,总岩溶率平均达563%,但岩溶空隙的 充填率达90%以上.深层岩溶带在埋深95m以 11 桂中旱片的分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