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飞安甚巨之剧烈对流个案环境特征分析--以2006年6月9-10日.pdf

影响飞安甚巨之剧烈对流个案环境特征分析--以2006年6月9-10日.pdf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飛航天氣」第八期 2007.10 影響飛安甚巨之劇烈對流個案環境特徵分析--以 2006 年 6 月 9-10 日梅雨鋒面期間台灣中南部豪大雨個案為例 林得恩 摘 要 飛行起降機場或飛航路線上所伴隨之劇烈對流系統,常常是導致我飛行安 全維護最嚴重的困擾之ㄧ ,尤其對其環境條件的特徵與對流結構的特性 ,至今 我們的瞭解仍相當有限 ,導致在預報診斷及守視掌握上更大的挑戰 ;本文利用 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NCEP)之 1°× 1°基本網格分析資料 ,探討 2006 年 6 月 9 日至 10 日期間 ,台灣中南地區出現持續性豪大 (雷陣)雨劇烈天氣之主 要機制及綜觀環境特徵的分析 。由初步的分析結果顯示 ,此期間梅雨鋒面滯留 於台灣至南海一帶 ,在鋒面南則存在一強勁的低層(850~700hPa)噴流(Low Level Jet ;LLJ) ,除了將南海地區暖溼空氣傳送至台灣地區 ,更是激發梅雨鋒 面上中尺度對流系統發展的重要因子,也因此使得對流雲簇不斷的在南海與台 灣地區之間生成與發展。這些生成發展於南海海面上的中尺度對流系統亦受低 層西南噴流的傳送 ,持續的朝台灣中南部地區移入 ,並在中央山脈地形舉升的 雙重效應作用下 ,使得水氣能夠在迎風面前迅速的堆積與凝結 ,以致於造成 6 月 9 日至 10 日期間台灣中南部地區出現持續性超大豪雨之劇烈天氣 ,嚴重影 響飛行安全的維護 。 關鍵詞:梅雨鋒面 、低層噴流(Low Level Jet ;LLJ) 一 、前言 台灣與華南位於活躍的東亞季風區內 ,每年五 、六月春夏之 交 ,該地區為冬季東北季風與夏季西南季風的轉換期 ,是為 「梅雨 季」。此時 ,副熱帶太平洋高壓與大陸移動性高壓提供有利鋒生的 運動變形場 ,形成自日本往西南延伸經台灣至華南附近的鋒面 ,稱 為 「梅雨鋒面 」。梅雨鋒面和中緯度鋒面的不同點在於它的水平溫 度梯度很小 ,但是濕度 、相當位溫水平梯度很大 ,而且低對流層存 在明顯的風切線 。梅雨鋒面是一個綜觀尺度的現象 ,但造成豪大雨 的主要天氣系統卻是中尺度對流系統 (Chen 1992 )。在此時期 ,伴 隨梅雨鋒面的組織性中尺度對流系統經常在華南地區生成之後沿 18 「飛航天氣」第八期 2007.10 著鋒面東移 ,導致所經地區豪大雨發生 ,造成嚴重災害 。 而在飛行起降機場或飛航路線上所伴隨之劇烈對流系統 ,常常 是導致我飛行安全維護最嚴重且棘手的困擾之ㄧ ,可惜的是 ,至今 我們對對流發生的環境條件特徵與結構特性 ,認識及瞭解仍相當有 限 ;2006 年 6 月 9 日至 10 日期間 ,台灣地區適逢一梅雨鋒面由華 南移入 ,並導致台灣中南部地區出現豪大 (雷陣)雨之劇烈天氣 , 造成民生經濟重大的損失 ,而當時航站班機的調度因此大亂 、預劃 航班多數取消 、嚴重影響飛行安全的維護 。因此本文將針對 6 月 9 日至 10 日梅雨鋒面滯留期間 ,大氣綜觀環境特徵 ,藉以初步分析 探討台灣中南部地區持續性豪大雨的降水過程與誘發機制 。 二 、綜觀環境概述 由 6 月 9 日0800LST 海平面氣壓圖(圖 1a)顯示 ,低壓中心位於 日本附近 ,鋒面由此低壓中心向西南延伸至台灣地區 ,此時存在一 梅雨鋒面滯留於台灣至海南島一帶 。位於華南沿海之移動性高壓環 流與西南季風在台灣至南海地區建立一匯流輻合區 。由於 6 月 9 日 0800LST 至 6 月 10 日0800LST 期間太平洋高壓勢力並未有減弱趨 勢,因此滯留鋒面於 6 月 10 日0800LST 仍停滯於台灣地區(圖 1b)。 直至 6 月 10 日2000LST 後 ,太平洋高壓勢力略為東退減弱 ,鋒面 始逐漸南移至台灣東部外海一帶(圖略) 。 由6 月 9 日0000LST 至 6 月 10 日1800LST 每六小時連續的 IR 雲圖(圖 2)顯示 ,於 6 月 09 日0000LST 位於台灣海峽及華南沿海地 區已有範圍較小之對於雲系發展 ,此時對流雲系為一初期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