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什么是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的定义(UNEP,1996): 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缩写CP)是一种创新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及毒性; 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获取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 对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活动之中。 “清洁生产”定义的解读 思想本质:环境战略、发展的创新理念 基本特征:预防性、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 核心要素:源头削减、污染预防,持续运用--持续改进 适用对象: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服务 运用要求:对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替代淘汰、减量降毒;对产品—权衡整个生命周期;对服务活动—纳入环境因素 运用战术:环境设计、节约、替代、源削减、再利用、过程控制 宗旨: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含义 预防战略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是指: 贯穿于组织的所有层次; 体现在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 灵活运用清洁生产审核、环境绩效评价、环境会计、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生命周期分析评估等多种工具和手段; 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整体预防污染的格局。 清洁生产工具和手段 清洁生产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 生态设计、环境设计 生命周期评价 产品环境标志 环境管理会计 清洁生产公告制度 产业生态学和生态产业 循环经济规划和设计 “生态效率”含义 1992年,世界工商业可持续发展理事会(WBCSD)在向里约会议提交的《变革中的历程》报告中定义: 生态效率是通过提供能满足人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竞争性定价商品与服务的同时、使商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生态影响和资源强度逐渐降低到一个至少与地球的估算承载能力相一致的水平来实现。 ——商品的生产与服务即满足人类生活质量需求,又符合地球的生态与资源承载力! “生态效率”含义 其一,在资源能源投入不增加甚至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 其二,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 “生态效率” 的具体理解 关注生态效率的企业应该做到: 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物料使用量; 减少产品和服务的能源使用量; 减少有毒物质的产生和排放; 加强物质的循环使用能力; 最大限度可持续地利用可再生资源; 提高产品的耐用性;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服务强度。 清洁生产的内容——“三清洁一控制” 清洁的能源和原辅材料 清洁的生产过程 清洁的产品 全过程污染控制 清洁的能源及原辅材料 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各种节能技术的利用 无毒、无害原辅材料的利用 低毒、低害原辅材料的利用 纯度高、产污少的原辅材料的利用 节约原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原料 利用二次资源作原料…… 清洁的生产过程 生产工艺尽量少用或者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 采用少废、无废的工艺 使用高效的设备和工艺 采用简便可靠的操作和控制 消除有毒有害的中间产品 减少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性因素 (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振动等) 加强物料的再循环(厂内、厂外) 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 清洁的产品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应不含有危害人体 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因素;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包装;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 (包括具有节能、节水、降噪等功能) 产品应具有合理的使用寿命; 产品应易于回收、复用和再生; 产品报废后易于处理和降解…… 全过程污染控制——包括三个层次 1. 基本层次控制:是指现有生产过程的全过程控制,包括原材料、能源、产品、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管理等全过程的污染控制。指企业层面。 2. 中层次控制:是指工业再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包括基本建设、技术改造、工业生产及供销活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指行业、产业链层面。 3. 高层次控制:是指经济再生产的污染全过程控制,包括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领域的污染物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控制。指整个社会层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概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2003年1月1日起施行。 2. 内容分总则 、清洁生产的推行 、清洁生产的实施、鼓励措施、法律责任、附则等共六章四十二条。 国际清洁生产发展历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化工行业的污染预防审计——起源 1976年,欧共体“无废工艺与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的思想——巴黎、理念 1979年,欧共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