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VIP

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选考内容与模块整合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华盛顿时期政策的“中立”特点和罗斯福政策的“渗透”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中立”“渗透”推理出二者基本特征在于是否干预拉美内部事务。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自身利益、拉美经济发展以及抵制法西斯势力扩张等角度分析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结合德国对拉美地区的干涉和渗透以及罗斯福的应对措施推理出美国调整政策的实质在于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巩固其在拉美的地位。 答案 (1)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 『知识提升』 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的评价 (1)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英国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在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方面贡献巨大,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化、法律,巩固革命成果。 (2)对华盛顿的评价:华盛顿领导美国人民赢得民族独立;建立起民主的联邦共和国,颁布1787年宪法;捍卫民主、不迷恋权力的人格风范,华盛顿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共和政体,尤其是其主张只任两届总统、主动放弃权力的做法。华盛顿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在美国独立战争和建立共和国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领导作用,他的内政外交原则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美国人为此尊称华盛顿为“国父”。 (3)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外(前期作战):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政治家。 (4)对孙中山的评价: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追求“民主”、“自由”,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巨变。 (5)对甘地的评价:甘地发起组织多次群众性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创立了非暴力理论,不仅是印度人民而且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 选考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试题来源 考查主题 引文出处 设问视角 命题分析 2018年课标全国Ⅰ 华盛顿、罗斯福 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 比较类、作用类 (1)从材料出处看,以原始性文字材料为主,引文出处部分注明时间,隐含着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对时代背景有一定的暗示作用。 (2)从设问方式看,多采用评价类设问。着重考查人物所处时代的背景、人物所做事件的意义和不同时代对人物不同评价的原因。 (3)从时间上看,以唐代和清代为主,2016年全国Ⅰ卷涉及唐代,全国Ⅱ卷涉及清代。 2018年课标全国Ⅱ 明代蒙古俺答汗之妻三娘子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评价类 2018年课标全国Ⅲ 唐宪宗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比较类 2017年课标全国Ⅰ 季札 《史记》 原因类、意义类 2017年课标全国Ⅱ 颜回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原因类 2017年课标全国Ⅲ 陈云 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 背景类、影响类 2016年课标全国Ⅰ 高仙芝 白寿彝《中国通史》 背景类、评价类 (4)从内容看,考查人物及其与所处时代重大事件的联系、评价人物。 (5)从与教材的联系看,考查的人物与选修教材所述人物没有直接关联,个别人物在必修中有涉及。 2016年课标全国Ⅱ 郑板桥 白寿彝《中国通史》 特点类、背景类 2016年课标全国Ⅲ 蔡元培 周天度《蔡元培传》 原因类、特点类、评价类 2015年课标全国Ⅰ 元代的丘处机 《元史》 原因类、意义类 2015年课标全国Ⅱ 俾斯麦 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背景类、措施类、评述类 2014年课标全国Ⅰ 包拯 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徐忠民《包公叙事》 原因类 2014年课标全国Ⅱ 光绪帝与戊戌变法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措施类、评价类 考点一 古代中外政治家与思想家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人物 时代 主要贡献 局限 评价 秦始皇 秦朝——封建社会初期 (1)完成统一大业;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采取巩固统一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筑长城) (1)繁重役税; (2)严刑酷法; (3)焚书坑儒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唐太宗 唐朝——封建社会盛期 (1)制度调整; (2)善于用人; (3)统治开明; (4)“贞观之治” 晚年骄奢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 康熙帝 清朝——封建社会后期 (1)巩固统一(平定三藩之乱、设置台湾府、平定噶尔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镜花水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