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積累與感興 —— 小學古詩文誦讀材料選編(修訂)
PAGE
PAGE 87
送元二1使安西2 王維
渭城3朝雨裛輕塵4,客舍5青青柳色新6。勸君更7盡一杯酒,西出陽關8無故人9。
一 作者介紹
王維(公元692?—761),字摩詰,太原祁縣(今山西省祁縣)人,後遷居蒲州(今山西省永濟縣)。唐玄宗開元九年(公元721)進士,早年在政治上有進取心。其後遇上安史之亂,安祿山攻下長安,王維被迫在他手下作官。亂平之後,王維被問罪降職,此後他不再熱衷仕途,天寶年間先後在終南山(在長安之南的武功縣)和輞川(在藍田縣)隱居,一邊在朝做官,一邊求隱皈佛,摩詰正是佛經中一位居士的名字,晚年過着恬靜閒適的生活。卒時約七十歲。
王維的詩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藝術性很高,其中尤以山水田園詩的成就最為突出。他在繪畫、音樂、書法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二 背景資料
本詩在唐代曾被譜入樂府,成為當時流行的歌曲,因為詩的首句有「渭城」二字,遂又名為《渭城曲》。這首詩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就是《陽關三疊》。所謂「三疊」,一種說法是唱這首詩,會把末句反複重疊歌唱三次。另一種說法是樂工把這首詩原來字數一樣整齊的句子部份重複,變成字數不同的長短句子。唐代以後,歷代都有配合這首詩而寫的不同樂譜,直至今天,這首詩仍有人傳唱。
三 注釋
元二:人名,王維的朋友。
使安西:出使安西。安西是唐中央政府為統轄西域地區而設的安西都護府的簡稱,駐地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附近)。
渭城:在渭水北岸,長安西北,當時人們多在此送別從長安西行的人。
渭: eq \o\ac(○,粵)[胃],[w?i6]; eq \o\ac(○,漢)[wèi]。
朝雨裛輕塵:早上的小雨灑濕了地面的塵土。
裛: eq \o\ac(○,粵)[浥],[j?p7]; eq \o\ac(○,漢)[yì];通「浥」。潤濕。
輕塵:飛塵。
客舍:供旅客投宿的地方,此指元二寄宿的客棧。
柳色新:柳樹經過朝雨的洗擦,翠綠的葉芽映照得客舍一片青色,使人感覺清新可喜。本詩青字的意境,可以參考「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句。
更:再。
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西南,是古代出塞要道。
故人:老朋友。
四 賞析重點
在唐代,一般從長安出發送人西行,到渭城大概是黃昏時分了;在渭城停留一夜,翌日再送行人上路;相信王維送朋友元二,情況也差不多。詩的開頭略去了由長安到渭城的一節,只抒寫在渭城一宿之後,天色微明時詩人準備送朋友上路前的思緒感情。清晨一場細細的春雨過後,使渭城的路面變得很濕潤,纖塵不揚。路旁一家家旅舍,掩映在新綠的柳色中。臨別依依,詩人舉杯向友人勸酒:「請再乾一杯,西出陽關以後,您就沒有知交共飲了!」
詩的前兩句描寫送別場景。王維以他詩人兼畫家特有的敏銳目光,攝取雨後渭城春色作為這首送別詩的背景,別有一番情趣。渭城地處西北,冬春少雨多塵。一場春雨,滌淨塵垢,古城面貌煥然一新,道路潔淨,新柳翠綠,彷彿是天從人願,特意洗淨浮塵,為遠行的客人送行。詩的後兩句抒寫惜別情意。詩人對勸酒這一特寫鏡頭,着力進行描寫。「勸君更盡一杯酒」,看似一句普通的勸酒辭,卻滲透了詩人真摯的情誼。「更」字表示朋友的酒已經喝得不少了,該準備起程,可是送行的人還要請他再飲,這把離別的一刻,不忍分離的惜別心情,刻畫得細緻入微。「西出陽關無故人」,說明勸君「更盡」的原因,同時也點出題意。「西出陽關」,表明客人將出使安西,征程萬里。「無故人」,既暗示西域的荒漠,又蘊含詩人對友人的依依不捨。
這首詩所採用的意象並不新穎,客舍、楊柳、餞行酒都是古人送別詩裏常見的熟事熟景;先景後情的布局也不是特別精巧,但平平道來,沒有過份的傷感,只流露出真摯而含蓄的感情,方是這首詩歷代傳唱不衰的原因。
【跟進活動】
欣賞錄影帶:
《詩詞之旅?陶淵明、孟浩然、王維》,台北:光國視聽文教有限公司,1990-1999。
歌曲欣賞:
《陽關三疊》
在中國地圖上找一找陽關在甚麼地方,看看它西面的地理環境怎樣。試想想:即使在今天要你遠赴該地生活,你會有甚麼感想?
【想一想】
若你要編寫一幕「離別」的話劇,會安排怎樣的背景襯托?為甚麼?
當我們送別最要好的親友遠赴外地時,會發現縱有千言萬語,但不知怎樣訴說,你想這是甚麼原因呢?如果你有話想說又說不出來,你會用甚麼方法讓他們知道你對他們依依不捨之情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