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第PAGE 1页
秦沈客运专线16m后张法预应力
混凝土T梁
预施应力
内业操作技术总结
张 林 清
内容提要: 通过在梁场的生产实践,总结出秦沈客运专线16m后张预应力砼混凝土T梁预预施应力内业操作技术要点与施工体会。
关键词: 16m后张法预应力砼混凝土T梁、 预施应力、 内业操作、 体会技术总结张 林 清
一1 、概述况
某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是我国第一条开通时速即达200160公里的新型客运铁路,全线桥梁工程的梁式,除少数刚构连续梁及钢混结合梁外,均为预应力混凝土梁,预应力砼混凝土梁包括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单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双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等。凡是预应力混凝土梁,不管采取什么施工方法,都要涉及预施应力,而预施应力又恰是预应力混凝土梁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提高其内业操作的正确性是确保制梁质量的关键。
我处锦州南某站制梁场负责生产的16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共计8464片/2116孔,其设计梁长16..5m、,梁跨16..0m、,梁高1..6m、,底板宽0..78m、,桥面板宽2..0m、腹板厚度为24cm,,边梁重54..37T,内梁重59..41T。我梁场已于2000年9月顺利通过了“铁道部质检中心”的桥梁T梁生产许可认证,对我梁场16m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生产质量作了充分肯定。
本人过去仅从教科书中了解一些有关预施应力的理论知识,现通过参加16m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施工,逐渐掌握了预施应力的施工工艺,下面将我在日常工作中在16米T梁生产过程接触到中的的有关预施应力内业操作方面的知识内容加以归纳整理和总结。。
二、2 控制应力和控制张拉力
为加快制梁台座周转及防止混凝土早期裂纹,可在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80%设计强度后进行一期张拉。二期张拉时间按混凝土龄期10天计算,同时应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专桥秦沈(施)02《秦沈客运专线跨度1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T梁设计图》提供了各束钢束绞线控制应力及控制张拉力如下表1所示:
N1钢束由7根,N2、N3、N4钢束均由6根符合GB/T5224-1995标准的1×7标准型钢绞线组成,公称直径15.2mm,公称截面积139mm2,强度级别1860MPa N1~N4钢束布置详见附图。
表1
张拉时间阶段
张拉顺序
钢束编号
控制应力
σk (MPa)
控制张拉力
R(KNkN)
一期张拉移出台座前张 拉
1
N2
1116..0
930..744
2
N3
二期张拉移出台座后张 拉
1
N1
1357..8
1321..1
2
N1
3
N4
1132..4
4
N2
5
N3
N1钢绞线由7根、N2、N3 、N4、钢绞线均由6根符合GB/T5224-1995标准的1*7标准型钢绞线组成,公称直径15.2mm,公称截面积139mm2,强度级别1860MPa。
三、3 千斤顶报告中校正系数的测定及回归分析
《秦沈客运专线桥梁制造与架设施工技术细则》3..1..39规定:千斤顶必须经过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校正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高压油表必须经过校验合格后方允许使用,校验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秦沈客运专线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3..3..1..1规定:张拉千斤顶的校正系数不得大于1..05(用标准表校正),油压表的精度不得低于1..0级。现将千斤顶标定举例如下:
试验日期:2000年8月6日
传感器型号编号
SC3000
压力表规格编号
0.4级 0-60MPa 146#
油泵
2B3-63千斤顶
型号编号
1# 200Tt
张拉活塞
面积(m2)
0.0336
序号
压力表
读数P(MPa)
理论
荷载
(KN)
传感器(或压力机)
读数R(kN)
校正
系数K
回归计算
1
2
3
平均值
1
5
168.0
140
143
143
142.0
1.18
P=a+bR
a=0.80183
b=0.029290
γ=0.99999
P=0.80183+
0.029290R
2
10
336.0
310
312
313
311.7
1.08
3
15
504.0
486
488
484
486.0
1.04
4
20
672.0
658
660
657
658.3
1.02
5
25
840.0
825
825
827
825.7
1.02
6
30
1008.0
1004
998
997
999.7
1.01
7
35
1176.0
1164
1167
1164
1165.0
1.01
8
40
1344.0
1341
1340
1340
1340.3
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