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到溪洞 口浅埋软弱 围岩段隧道设计
袁和旭 杨益波 梁开波
摘 要:针对到溪隧道出口段埋深较浅并存在一定偏压、围岩破碎 、节理裂隙发育、自稳能力差等,对隧道洞 口浅埋段采
取地表预注浆设计进行加固,并阐述 了注浆施工工艺,较好 的改善 了软弱围岩的成拱稳定条件。
关键词 :地表预注浆 ,洞 口浅埋 ,软弱围岩 ,隧道设计
中图分类号:U45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风化非常严重,为角砾粉质粘土及强 ~中风化千枚状板岩,稳定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工程建设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尤 性极差,洞 口段均为V级围岩。
其是对隧道洞 口段的环保要求,相关设计施工规范均作了洞 口位 2 洞 口浅埋段衬砌结构及施工方案设计
置规范性要求,强调 “早进洞、晚出洞”,即适当延长洞 口和隧道的 2.1 衬砌结构设计
长度,尽量避免对山体的大挖大刷,提倡零开挖洞 口。让隧道洞 隧道洞 口浅埋段衬砌形式采用V级围岩加强段复合式衬砌
口周围的植被 、建筑物得到妥善保护,维护原有的生态地貌,使洞 支护设计断面,针对隧道洞 口段软弱围岩、浅埋偏压等特点,结合
门力求与 自然环境 、人文景观相协调。但隧道工程建设中,洞 口 地表预注浆加固对超前支护、初期支护及二衬均作了加强设计,
段围岩一般 比较破碎 、地质条件较差,如何遵循尽量减少对岩体 主要支护参数 :1)钢架。采用 I18工字钢弯制而成,接头形式为
扰动的原则,以提高洞 口段岩体和边 、仰坡的稳定性,确保安全、 垫板加高强螺栓,考虑到浅埋偏压等多种不利因素,拱架设计间
环保的进洞方式,尤其值得我们研究 ,本文通过对到溪隧道 口浅 距取 0.8m一榀,纵向采用 622钢筋连接 ,环向间距取 1.0m。2)
埋段地表预注浆软弱围岩预加固措施作简要介绍,以供同行交流 系统锚杆。采用L=4.0m的+25mm中空注浆锚杆,拱部及侧墙
学习。 设置 ,环向间距0.8m,纵向间距配合钢拱架使用取0.6m,锚杆呈
1 工程概况 梅花形布置,锚杆尾部与钢拱架连接,锚杆必须设计钢垫板。3)
到溪隧道位于安徽省省道 217长安一绩溪段改建工程 Kl+ 喷射混凝土。采用 25cnl厚 C25网喷射混凝土,钢筋网间距
364一K1+474段到溪村村庄南侧 ,隧道 出口紧邻村庄 ,距离民房 20enl×20cm,钢筋网焊接于钢拱架上。4)二次衬砌。采用 50em厚
约30m,隧道全长 110In,整个隧道位于R:350的圆fH1线上。为 FS型 C25钢筋混凝土 ,主筋采用 22钢筋,纵 向间距 20cm,构造
降低公路建设对隧道附近居民带来的影响,避免原设计方案的进 筋采用 12钢筋,环向间距25cm。洞 口范围20m内超前支护采
用注浆长管棚,设置范围为拱部 120。,环向间距40cm,管棚采用
洞深挖方造成环境破坏,着力保护山区村庄周围原始风貌 ,采用
08×6mm热轧无缝钢管,每节长 4m~6m,管棚注浆采用
了“隧道早进洞、晚出洞”的环保设计理念 ,以达到零开挖进洞的
要求,隧道出口端洞 口浅埋偏压段衬砌长度达 56m。 1:1水泥浆,注浆压力 0.5MPa~2.0MPa。
本项 目建设区域位于皖南中、低山区的腹地,区域西北部属黄 2.2 施 工方案设计
山山脉,东南部属天 目山一白际山山脉,到溪隧道位于两大山脉之 V级围岩加强段采用台阶分部法开挖,要求先进行上弧形导
问,地形起伏大,沟壑纵横。隧道轴线海拔高程介于241.2m~ 坑开挖,留核心土支挡开挖工作面,有利于及时施作拱部初期支
268.1m,隧道最大埋深31.3m,山体地势陡峭,中部起伏不平,植 护以加强开挖工作面的稳定性 ,核心土以及下部开挖在初期支护
被发育,隧道于一侧山体斜坡通过。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中元古 的保护下进行 ,施工安全性好 ,一般环形进尺为:0.5m一1.0m,
界牛屋组(Pt:n)千枚状板岩:黄、黄褐 、黄灰绿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小桥评定.doc
- D标总结封面.pdf
- EBGT130公铁两用架桥机施工技术.pdf
- 浅谈现浇箱梁支架受力计算的过程及方法.pdf
- ep-1混凝土泵送剂.doc
- 浅谈现浇跨线桥施工安全.pdf
- 分离式立交桥方案比较.pdf
- 浅谈现浇连续梁板桥的地基处理与支架搭设.pdf
- eps2000平台模板控制技术.doc
- 分离式隧道非同步开挖两洞相互影响程度研究.pdf
- 室外游泳池建设方案与设备选型.docx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车路协同技术创新与智能网联商业化路径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教育行业质量评估与认证体系教育技术融合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连锁品牌门店选址智能化技术与应用案例分析.docx
- 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模式在2025年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资金申请政策解读与产业政策创新研究报告.docx
- 城市道路桥梁景观设计在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绿色发展模式创新及2025年产业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电池用石墨烯材料市场分析报告.docx
- 无人机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缺陷识别技术创新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