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现代国际关系 十七世纪中叶----一九四五年 概 论 国际关系的主体:国家或国家法律认可的公民、法人或组织。我国国际关系学学术界的普遍观点是,国际关系的主体是民族国家、国际组织和跨国经济集团。 国际关系研究范围: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思想关系等等。 国际关系的概念:指国家或国家法律认可 公民、法人、组织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关系的总称。 近现代范围的划分:从三十年战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300多年时间国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脉络。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三十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会议 三十年战争交战双方自1644年起就开始谈判,由于法国和瑞典争论不一,谈判分别在维斯特伐利亚的奥斯那布鲁克和闵斯特两个城镇进行。和谈各方以前均无国际会议经验,又都想在谈判中获得更多利益,在会议程序、礼仪、代表资格等问题上也争吵不休,而且谈判期间双方的军事行动并没有停止,各方面的要求和和谈条款随军事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和谈直到1648年10月才达成协议,缔结了两个和约,合称《维斯特伐利亚和约》。 维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在1648年10月24日签定的。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由《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瑞典女王以及他们各自的同盟者之间的和平条约》(即《奥斯纳布吕克条约》)和《威斯特伐利亚约--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法兰西国王以及他们各自的同盟者之间的和平条约》(即《明特斯条约》)。 法国得到洛林的3个主教区(梅林、图尔、凡尔登)和整个阿尔萨斯(斯特拉斯堡除外)。瑞典获取西波美拉尼亚及东波美拉尼亚的一部分、维斯马城和不来梅、维尔登两个主教区,从而得到了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的重要港口。和约正式承认荷兰和瑞士独立,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勃兰登堡、萨克森、巴伐利亚等邦诸侯的领地大体恢复到战前的状况,诸侯在领地内享有内政、外交上的自主权。关于教派问题,和约重申1555年的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继续有效,承认德意志境内新旧教地位平等。 《维斯特伐利亚和约》意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定了国家主权原则,国家主权原则进入了近代历史上的绝对主权阶段。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要求以和平手段解决争端,并规定对违法者进行惩罚。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明确承认宗教自由,削弱了罗马教皇势力。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了国家之间关系的的新秩序,标志着欧洲经典外交的开端。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建立起来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际关系体系。 第二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 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背景 1、经济原因 处于大西洋航路的中心,便于发展内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兴起并发展起来。手工工场兴起,如制呢、冶铁、羊毛等手工工场 2、新阶级的出现 那些经营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场主、大商人、银行家,成为新兴的资产阶级 农村的新贵族通过圈地运动,驱赶农民,使农民失去土地,成为农业雇佣工人,新贵族圈地养羊,成为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牧场主 3、政治原因 都铎王朝鼓励海外贸易和发展工商业,进行宗教改革,削弱旧贵族、建立英国国教,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斯图亚特王朝鼓吹“君权神授”厉行专制,迫害清教徒,严重触犯了资产阶级利益。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革命的爆发 1、1640年议会的召开 资产阶级、新贵族、人民群众,在议会中形成反对派,有权通过征税法案。 1640年查理一世筹措军费,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召开议会企图征税,遭到反对派的拒绝,并要求限制王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2、内战经过 (1)查理一世1642年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2)克伦威尔指挥议会军(资产阶级、新贵族、人民群众)在纳西比、马斯顿荒原战役中打败封建王党,结束内战。 3、斯图亚特王朝统治时期 (1)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英国成立共和国 (2)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厉行清教法规;对外远征爱尔兰、苏格兰,竭力维护海外贸易。 (3)1653年解散议会,克伦威尔成为军事独裁者。 4、斯图亚特王朝 (1)原因:克伦威尔死后政局混乱,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巩固统治秩序,倾向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2)结果:1660年查理二世登上王位,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不满,辉格党和托利党形成。 詹姆士二世压制反对派、企图恢复天主教遭到辉格党和托利党人的反对。 五、光荣革命 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人发动政变,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到英国执政,詹姆士二世逃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