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七、术后护理 (一)加强生活护理,满足病人需要 1、口腔清洁: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应加强口腔护理。 2、卧位:根据手术部位、病情、或遵医嘱选卧位。 1)幕上手术:健侧卧位。 2)幕下手术:去枕侧卧位,经口、鼻、蝶窦入路术后的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伤口引流。 3)吞咽功能障碍者,侧卧位。 * 七、术后护理 4)体积较大的肿瘤切除后,术后1~2天内手术区应保持高位,以免突然翻动时引起脑和脑干移位,导致颅内出血和脑干功能衰竭。 5)翻动时,防止头部过度扭曲或震动。 3、饮食:术后次日可进流质,以后从半流质逐步过度到普食。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者,禁食禁水,采用鼻饲营养,待吞咽功能恢复后逐渐练习进食。 * 七、术后护理 (二)切口引流的护理 1)引流袋(瓶)的位置:术后48h内,引流袋(瓶)应置于头旁枕上或枕边,其高度应和头部创腔保持水平,以保持创腔内有一定的液体压力避免脑组织移位,撕破大脑上静脉,引起颅内血肿 * 七、术后护理 2)引流速度:手术48h后,可将引流袋(瓶)略放低,以期较快引流出创腔内的液体,使脑组织膨出,以减少局部残腔,避免局部积液造成颅内压增高。 3)拔管:引流管放置3~4天,一旦血性脑脊液转清,即拔出引流管,以免形成脑脊液漏。 * 七、术后护理 (三)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1、颅内压增高、脑疝:主要原因是:周围脑组织损伤、术后局部血流改变、术中牵拉所致脑水肿。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遵医嘱用药。 2、颅内积液或假性囊肿 术后创腔内放置引流管,以引流出其内的血性液体和气体,使残腔逐步闭合,减少局部积液和形成假性囊肿。 * 七、术后护理 3、脑脊液漏:注意观察伤口、鼻、耳等处有无脑脊液漏。经蝶窦入路术后的病人,避免剧烈咳嗽,以免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若出现脑脊液漏,及时告知医生,做好相应护理。 4、尿崩症:主要发生于鞍上手术后,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手术,涉及下丘脑,影响了血管升压素的分泌所致。病人出现多饮、多尿、 口渴, 每日尿量﹥4000ml,尿比重低于1.005。多尿期注意补钾,每1000ml尿液补充氯化钾1g。 * 八、健康教育 1、疾病预防:适当休息、合理饮食(高热量、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饮食。限制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做好心理指导。 2、疾病康复:做好肢体瘫痪、癫痫的护理;做好感觉、听力及视力障碍、步态不稳等的安全护理。 3)疾病知识:遵医嘱规范用药;症状加重及时就诊;按时复诊:术后3~6个月门诊复查CT或MRI。 * 谢谢 急性,病变进展过于迅速,使得代偿来不及发挥作用。颅内压急剧升高。 急性ICP增高的病人,当体积缓冲和脑自动调节机制衰竭,脑血流下降、脑灌注压40mmHg,机体通过血管压力反应,释放儿茶酚胺,兴奋交感神经,引起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脉搏变慢、脉压增大、呼吸减慢。颅内压接近动脉舒张压时,血压骤降、脉搏细速、出现病理性呼吸如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直至呼吸停止。 常见于急性颅脑损伤、而有颅内压增高者。出现者预后多不良。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引起不可逆的损伤。 为了维持适当的脑灌注压。 * 【护理诊断】 1、有脑组织灌注无效的危险:与颅内压增高、脑疝有关。 2、潜在并发症:呼吸、心跳骤停。 * 【护理措施】 1、快速脱水利尿,降低颅内压。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机械通气。 3、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4、迅速做好术前准备。 其他护理措施同本章第二节。 * 第十五章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 教学目标 掌握: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 熟悉: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的处理原则、护理评估、护理诊断。 了解:颅内动脉瘤、颅内肿瘤的病因、病理及辅助检查。 * 第一节 脑血管性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指:各种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 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存活者大部分遗留残疾,严重的威胁人类健康,它与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构成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 需要接受外科治疗的脑血管疾病主要有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和脑卒中。 本节重点讲解: 颅内动脉瘤。 * 颅 内 动 脉 瘤 颅内动脉瘤的概念:是颅内血管壁的囊性膨出,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极易破裂出血,是造成珠网膜下腔出血的首要病因。 主要见于40~60岁的人群,青少年少见。 好发部位:90%发生于颈内动脉系统,10%发生于椎基底动脉系统,通常在脑血管的分叉处。 瘤体特点:呈球形或浆果样, 紫红色,瘤壁极薄,瘤顶部最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部疏散演练示意图20131212.ppt
- 高中地理鲁教版第一单元第二节剖析自然灾害.ppt
- 高中物理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精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物理28《多用电表》精品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1.ppt
- 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351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利机关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公民的政治生活》124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241政府的权利依法行使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23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112《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课件8新人教版必修2.ppt
- 高中政治必修二232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