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序曲与交响诗 西方音乐欣赏与评析.pptVIP

第十章 序曲与交响诗 西方音乐欣赏与评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序曲与交响诗 序曲 定义——序曲最早是放在歌剧、清唱剧前面的一段自由的器乐引入段,形式不固定。在17世纪下半叶形成了一些比较固定的模式,如法国序曲和意大利序曲等。 序曲的发展 在19世纪初,为话剧配乐写曲成为一种时尚,产生了许多为戏剧配乐的序曲。 随着19世纪公众音乐会形式的增多,人们常把一些优秀的戏剧序曲放在音乐会作为独立器乐曲演奏,脱离的歌剧的序曲比原来更容易得到传播。 音乐会序曲 19世纪的作曲家常常创作一种与任何戏剧场合无关的管弦乐,这导致了一种新的独立的管弦乐体裁――“音乐会序曲”的产生。 例如:门德尔松的《芬格尔山洞》,柏辽兹的《罗马狂欢节》,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和《学院庆典序曲》。 柴科夫斯基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伟大的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其风格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 俄罗斯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一生写了许多交响乐作品,其中包括他的六首交响曲、《曼弗雷德交响曲》,以及两部钢琴和一部小提琴协奏曲。除此以外,柴科夫斯基还写了很多单乐章的标题管弦乐作品。 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1812序曲》写于1882年。这是作曲家应尼古拉·鲁宾斯坦之约,为庆祝在1812年被战火摧毁的莫斯科大教堂重新建成的典礼而写。 该作品气势宏大、通俗易懂,具有很强地振奋人们精神的鼓动效果,首演时获得了极为热烈的欢迎。 《1812序曲》赏析 引子很长,描写了俄罗斯的平静生活、不安和骚乱,以及俄罗斯军队的结集。 音乐从慢板开始,弦乐奏出一段旋律充满着俄罗斯风味,安详持重、不动声色,但感觉隐藏着一种内在力量。 突然军鼓敲起,嘹亮而振奋人心的号角吹响。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旌旗飘舞、鼓角齐鸣的宏伟的战争场面。 《1812序曲》赏析 主题部分: 第一主题是一首颂歌似的旋律,旋律舒展而深情,充满浓郁的俄罗斯民歌风情。 第二主题是一个舞蹈性的主题,是插入的回忆,人们仿佛又回到安宁的乡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1812序曲》赏析 在乐曲最后,嘹亮的军号再一次吹响。它已不是集结队伍的召唤,而是辉煌壮丽的胜利凯旋。这是一个群情激奋、万众欢欣的日子,在礼炮轰鸣、号角震天的激越气氛中,人们终于迎来了民族解放的伟大胜利。 交响诗(symphonic poem) 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源于19世纪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 它是标题音乐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 19世纪的交响诗 19世纪产生了不少交响诗作者,著名的除了李斯特外,还有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斯美塔纳、芬兰作曲家西贝柳丝以及德国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 19世纪是交响诗的黄金时代,到了20世纪,时过境迁,交响诗这种典型的浪漫主义体裁很快衰落。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1824-1884)是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人,作曲家和音乐社会活动家,为了捷克民族音乐积极奔忙、不遗余力地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创作上,他的主要领域是歌剧和交响诗。 斯美塔那标题交响诗套曲 《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像一幅富于诗意的画卷,抒发了对祖国深沉挚爱的感情。这本在立意和结构上均有创作的作品成为后来史诗性交响写作的范本。 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 《伏尔塔瓦河》是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2首。这部交响诗套曲共有6首,写于70年代,从不同的侧面表现对祖国的热爱。 套曲:第一首《维谢格拉德》、第三首《萨尔卡》、第四首《波西米亚的原野与森林》、第五首《塔博尔》、第六首《伯兰尼克》。 德沃夏克 安东宁·德沃夏克 (1841-1904)十九世纪捷克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德沃夏克音乐创作范围非常广泛,在歌剧、歌曲、合唱、交响曲、协奏曲、交响诗、钢琴音乐、室内乐到处可以看到他的踪影 。 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 德沃夏克一共写有九部交响曲,《自新大陆交响曲》是其中的第九部,也是影响最大,演奏最多的一部。 《第九交响曲》的副标题“自新大陆”,一共为四个乐章,表达的是一个在遥远异国他乡的游子,对自己祖国的思念之情。 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一乐章:慢板,稍快的快板,这是一个充满火热斗争场面的乐章。 第二乐章是一个极为优美慢板乐章,由英国管吹出了广为流传的歌唱主题,据说这是作者在读了19世纪美国诗人费朗罗的叙事诗《海华沙之歌》之后所产生的想象和感受。 欣赏:《自新大陆交响曲》 第三乐章是一个快板的谐谑曲乐章,回旋曲结构,仿佛是对乡村生活的不同场景的描写。此乐章以一个轻快活跃的谐谑风格主题为核心。 第四乐章,奏鸣曲式快板乐章。这一乐章又重新强调了斗争的主题。音乐最后在热烈的斗争气氛中结束。 * * * * *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