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课 昆仑之眠 课文学习 课文主线: 高原反应——铁床和褥子——夜晚死亡的威胁——枕头和被子 (课文以上述四个事件为线索,表现了战士们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乐观向上的风貌) 研读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课文的第一部分: 高原反应为什么可怕? 为什么说“昆仑山上的睡眠是头妖怪”? 高原反应有何症状? 如何克服高原反应? 如何理解“睡眠和死亡曾今在我脑海中不断堆积,达到了感觉上的极限”? 课文的第二部分 1.我们所处的环境有何特点? 2.我们的睡具如何? 3.地方政府调拨来的狼皮褥子多吗?发给我们的狼皮褥子是什么样子的? 4.我们为什么决定把狼皮褥子分给那个来自农村的女孩? 5.那个来自农村的女孩为什么不同意睡狼皮褥子? 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1)高原反应为什可怕吗?你对高原反应有感性体验吗? 2)为什么说昆仑山上的睡眠是头妖怪? 3)文章为什么首先从睡觉方面写军人生活的艰难? 4)我是怎样洗被子的? 5)我为什么喜欢晒被子? 6)作者主要写了昆仑山上条件哪几个方面? 7)课文中战士们的表现怎么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8)昆仑山上的生活是极其艰苦的,概括一下作者主要写了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9)找一找课文中表现战士们豁达的句子,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1坐车初来昆仑的感受——老兵说的高原反应——昆仑山上的睡眠是头妖怪——夜里疼的受不了治病——以后《我》在昆仑山上度过无数个夜晚。 2高寒,它俩是双胞胎——睡的是铁床——褥子很薄,透过床单可以看到铁条——给每人发一条草垫子——拉练露营的时候,先把雨布铺在雪地上,再打开被子睡觉——调拨来了一批狼皮褥子,平均十个人才能分一条——大家都说,狼皮真暖和。 3三百六十五夜,大概三百五十天有风——我们因此练就在喧嚣中酣睡的本领——昆仑之眠是充满陷阱的黑洞,许多人在梦中永远不复返——我们为他扎了一个大大的花圈。 4有一个高枕头是必要的——我的特殊枕头——决定洗被子——把被头连里带面裁下一圈——把棉絮剪下一块——在以后漫长的岁月里,我一直盖着比别人短一截的被子——我爱晒被子——班长不让我老晒被子——我特别喜欢钻进晒过的被子里睡觉。 深入学习课文 1、人物形象和活动探究之一《我》 1)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写这篇文章? 2)从哪几件事看我的幼稚,缺乏社会经验?(等着高原反应、拉练时干干净净地起床、等着看狼皮褥子。) 3)“我”为什么向科长借(实用内科学)一书?(聪明、会动脑子) 4)为什么要洗被子?(爱干净,勤快) 5)“我”为什么要剪掉被套和棉絮?(不会干针线活。) 6)“我”为什么总是听那个属羊的女孩的话?(遇事喜欢听信别人。) 对我这个人的评价:单纯,爱干净,勤快,不会干针线活,容易相信别人,聪明,爱动脑子。 2.活动探究之二:前后描述了四件事:高原反应、睡觉的铁床和被子、夜晚死亡的威胁、处理枕头和被子。 1)为什么专门选取了这四件事来表现高原军人的生活特点? 2)这些活动中,都有着不同的,有趣的一面,分时它们有哪些不同反响的地方? 简单地复述一下课文的第一、第二部分的内容。 重点句型: 1“是……是……”天是窝,地是床,麦草,秸秆当被子。 2“说……就……”说去就去,我们立刻准备好东西出发了。 课堂小结:文章通过四件事情的描写,很好的表现了高原军人生活得很艰苦和危险;从战士们坚强乐观和充满生命力的活动中,表现了他们不畏艰险,积极线上的精神。 课文结构: 高原反应——铁床和褥子—— 夜晚死亡威胁——枕头和被子 作业 1.熟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三、四。 3.书写课后习题一。 第二课 昆仑之眠 课后练习 课后练习 一.根据情景写一段话: (1)妈妈出差已经很多天了,弟弟站在门口眼巴巴的望着远方,巴望着妈妈早点回来,若干天后,我碰巧看见弟弟在酣睡中抽泣,嘴里还喊着妈妈。 (2)我和我同学一起上街,商店里有许多华丽呼哨的衣服,这时我看上了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但囊中羞涩,我们只能面面相觑,伸着脖子看。 (3)放假了,你去车站坐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车在颠簸路上行驶,突然紧急刹车,一位老人被车撞到了,乘客们为了挽救生命七手八脚,迫不及待把他抬到车上,送到了医院。 (放假了,我去车站坐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一位老人由于颠簸,心脏病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大家迫不及待、七手八脚地把老人送到了医院,挽救了老人的生命。) 二.给下列句子排序。1.CADB 2.DACB 3.ACBD 三.选择答案完成句子:1.A 2.C 3.D 4.B\C 四.选择答案: 1A 2B 3C 4B 5D 6D 7C 8B 作业 1、用课后练习一。 2、作文:《高原女兵》读后感。 1.听力第一部分01-10:ADBDB,ADBDD 2.听力第二部分11-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