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张謇家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江苏南通张謇:《家诫》传世 警言流芳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时间:2015-07-28 08:17 分享   张謇简介   张謇,字季直,1853年7月1日,即清咸丰三年五月二十五日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日记》和《啬翁自订年谱》等。   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1895年起,开创实业救国、教育救国道路。他一生创办了大生一厂、二厂、三厂、八厂以及铁厂、油厂、面厂、酒厂、通海垦牧公司等30多个企业。1906年,他创办了国内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后,大力推广普及教育,在南通地方开办中小学校350多所。积极兴办职业教育,开办农校、医校、纺校、戏剧学校等10余所职业学校。参与创办吴淞商船学校(上海海事大学前身)、吴淞水产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中国公学、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商科大学、南京河海工程学校、东南大学等多所大学。1905年,他兴办了国内第一个博物院南通博物苑,还先后建设了体育场、公园、养老院、育婴堂、残废院等16家公益慈善机构。1915年,南通被中央政府公布为“模范县”。1926年8月24日,张謇病逝于南通,享年73岁。   毛泽东在谈到我国民族工业时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著名史学家胡适评价张謇:“他独力开辟了无数新路,做了三十年开路先锋,养活几百万人,造福于一方,而影响及于全国”。   张謇故居   张謇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903年,曾在常乐镇西市建造抚海宅,翁同龢为之题写宅名,乡人称其为状元府。1915年,为了事业的需要,张謇在南通濠河之畔建造濠南别业。“别业”,相对抚海宅而言,是另外一个住所的意思。   濠南别业是一座融园林和住宅为一体的建筑群落。主体建筑位于宅院中心,是一座英式4层楼房,红色基调,坐北朝南,2000多平方米,由著名建筑师孙支夏设计建造。这座大楼是中国近代吸收西洋建筑艺术的典型作品,被录入《中国建筑史》。   目前,主体建筑二楼和三楼被辟为南通张謇纪念馆的陈列室。张謇《家诫》石碑陈列于三楼厅堂。 ?   ● 视频脚本    张謇家诫 警言流芳 ?   清苦人家出状元   1853年,清末状元张謇出生在长江口北翼的海门常乐镇一个农民家庭。张謇撰写的《啬翁自订年谱》开篇写道: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五月二十五日,卯时。生于海门常乐镇,今敦裕堂前进之西室。   张謇故里,人杰地灵。张謇父亲张彭年以耕种田地为主,兼营制糖作坊,生活虽然清苦,但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   张謇自幼聪慧,读书刻苦,16岁时考中秀才。1885年,33岁的张謇参加顺天乡试中举,获得第一名。1894年,清朝政府为庆贺慈禧六十大寿,特设甲午恩科考试,张謇以一甲一名独占鳌头,考中状元。   实业教育为救国   张謇高中状元这年,正是家国多事之秋,这年,张謇父亲张彭年病逝,张謇奔丧回家,丁忧三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仓促应战。次年,守孝在家的张謇得到甲午战争中国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义愤填膺,他在日记里写道:“……和约十款,几罄中国之膏血,国体得失无论矣……”日记还摘录了《马关条约》的主要条款。   面临日益严峻的民族危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在张謇心中陡然而增。他认为:“中国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于是,决心脱离仕途官场,投身实业与教育。他特地请江宁画家单林作了一幅《张季子荷锄图》,并请师友在画上题词,向大家敞开实业救国的内心世界。张謇首先在南通唐闸规划筹建大生纱厂,迈出抵制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第一步。   张謇历经艰辛创办的大生纱厂开工后,产销两旺,声誉日隆。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创建产棉基地,开发黄海滩涂,实现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顺利对接。十年磨一剑,张謇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把9万多亩荒滩改造成了良田。欣喜之际,张謇泼墨挥毫,在公司望江楼书写楹联一副:“多把芳菲泛春酒,已见沧海为桑田”。在张謇引领下,黄海之滨长600里,宽100里的荒滩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围海造田运动,为国家开垦了广袤的良田。随后,张謇又兴办了大生二厂、三厂、八厂, 成为当时中国的棉纺大王,还开办了铁厂、油厂、面厂、酒厂、印刷厂等 30多个民生企业。民国初年,时人评述中国实业有“南张北周”之说,“南张”指南方实业家张謇,“北周”指北方实业家周学熙。   张謇用实业所得,大力兴办普及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以至大学教育。张謇认为:“一国之强基于教育。”在南通,张謇兴办了中小学校370多所,各类职业学校10多所,创办了养老院、残废院等16个公益慈善机构。   老来得子立家诫   张謇43岁时迎娶吴夫人,两年后张孝若出生。老年得子,传家有后,张謇万分欣喜,写诗志喜:“平生万事居人后,开岁初春举一雄。大父命名行卷上,家人趁喜踏歌中。亦求有福堪经乱,不定能奇望作公。及

文档评论(0)

hkfgmn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