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板枣枣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docVIP

稷山县板枣枣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农业大学本科论文(设计) PAGE 2 PAGE 3 1板枣及价值简述 1.1板枣的介绍 1.1.1板枣的现状 稷山板枣主要产区在稷山县陶村、姚村、南阳、辛庄、吴村等地,是当地的传统特产,板枣呈长圆形,体大肥硕,红光闪闪,肉厚核小,质地细密,含糖分多。大枣核小、小枣无核。 稷山板枣历史悠久,截止目前,全县板枣保有量为4.76万亩,约177万株,主要分布在稷峰镇和化峪镇的40个村。其中老枣树1.2万亩(12株/亩),约14.4万株;20年生的0.44万亩(15株/亩),约6.6万株;10-20年生的1.8万亩(50株/亩),约90万株;10年以下的0.8万亩(50株/亩),约40万株;2008年新栽0.52万亩。 2008年,由于抓管理、人努力、天帮忙,稷山板枣取得了多年少见的大丰收。全县枣区产销两旺,板枣总产量5310万斤,总收入2.3亿元,枣区人均收入超过3000元,专业户人均近万元。管理好的老枣树亩收入3000多元,10年生的新枣树亩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化峪镇胡家庄村3300亩土地,栽植枣树2800亩,产干枣76万斤。总收入760万元(10元/斤)人均超过5000元,稷峰镇富乐村650口人,人均一亩94年栽植的新枣树,中秋节前后几天时间,仅本村一个信贷点就增加存款余额70多万元。化峪镇西段村红枣收入150多万元,成了该村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加庄村阴学稳2亩老枣树,24亩8年生嫁接树,收入15万元。西段村翟合元23亩枣收入13万元,南阳村王彦稳0.75亩,21棵老枣树收入1万多元。 1.1.2 板枣的发展史 稷山板枣丰产区,历史悠久,位于华水下游,汾河下游一带(稷山);四千多年前,农耕始祖“后稷”教民稼穑、播五谷、植枣梨、插祖于此,创始了“华夏农耕第一田”。因果形侧面较扁,当地方言“扁”音为“板”,故称“板枣”。主产于山西稷山的陶梁、桃村、南阳、关城、下迪等村。生长的老板枣树是板枣之根祖,枣果独特优美,上窄下宽、板圆型、品质极佳,是我国稀有名贵的枣中之珍品,历朝为贡品;《本草纲目》列为上品,现为国宴食品。并代表稷山县板枣参加博览会,多次荣获金质奖,列我国红枣之首,入选为《今日中国名优新特产品精选》出版社用七种文字推向到海外152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出口欧美、东南亚等地,一直供不应求。 1.2板枣的价值 1.2.1板枣的食用价值 这种新品种,呈板长圆形,色红艳而有光,肉厚核小,味道甜香,每颗果重10克左右。板枣久贮不涸、不变形、不生虫,晾干后依然是圆鼓鼓;皮柔韧而富有弹性。生食甜脆,干制品尤甜香。又以“枣大核小,枣小无核”而著称。鲜枣含糖量为35%左右,干制品含糖量可达74%。板枣用酒浸泡密封可贮存10多年而不霉变,用手拉开便能看到缕缕金丝。 1.2.2板枣的药用价值 枣亦果亦药,历来深受人们的钟爱,被列为“五果之王”。我国现存最早的医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将大枣列为上品。大枣之所以为“五果之王”,是因为它丰富的营养成分。每百克鲜枣中含维生素C380—600毫克,有人称之为“鲜活的维生素C丸”,且鲜枣的维生素P的含量在水果中也不逊色。维生素P能健全人体的毛细血管,对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大有好处。枣除含有上述成分外还含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及人体所需的铁、钙、磷等微量元素。 1.2.3板枣的经济价值 板枣的经济价值很高,以稷山县为例,截止2010年初,全县共发展红枣10万亩,其中挂果枣树8.64万亩,栽植枣树335万株,2008年鲜枣产量达5068万公斤,比去年增产43%,产值达4亿元,全县人均红枣收入1333元,形成了“上打千斤枣,下产千斤粮”的枣粮间作复合经营的生态模式。随着红枣产业的不断壮大,红枣加工业也呈现出一派红火景象,以胃乐食品、后稷食品、稷园红饮食品、蜜林等公司为龙头,全县有2.5万余人参与红枣加工,从事购销的车辆200余辆。蜜枣、玉枣、参枣、枣茶等200余种枣制品及罐头和小食品的年加工量4000多万公斤,年产值2.1亿元,实现利税1680万元。全县运输业、纸箱业和销售业也因此蓬勃兴起,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大繁荣。 2稷山板枣产业的发展之路 说起稷山的农业,有人这样说到:“稷山农业全姓‘红’,都叫‘枣’”。这话乍听有失庄重,但从稷山统计数据表明,在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红枣起着强劲的拉动作用。截至2009年,全县发展板枣10万亩,年产鲜枣3000万公斤,产值2.6亿元,全县人均枣收入852元,典型示范户人均枣收入超过4000元。金秋时节,走进稷山,就像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满川遍野的枣树上挂着鲜红的枣子,鲜亮水灵;枣园里,枣农们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把兴奋写在脸上,与红的枣、绿的树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丰收图景。 2.1加强资金投入,建立服务平台 陶梁村被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