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论语心得>介绍-义守大学.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論語簡介 義守大學 鄭瓊月副教授 一、孔子生平 1.聖賢之後 2.少也貧賤 3.長而好學 4.去魯返魯 5.在魯從政 6.周遊列國 7.夫子晚年 8.聖哲千古 二、孔子的思想核心 1.仁者愛人 2.人與禮 三、孔子的仁政思想 1.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為政在人 3.政者正也 4.政在愛民 四、孔子的倫理道德思想 1.關於「君子」 2.關於「義」與「利」 五、孔子論學習修養與教育 1.關於學習與修養 2.孔子的教育思想與實踐 六、孔子論詩樂 1.興觀群怨 2.盡善盡美 3.樂而不淫,哀而不傷 七、關於天命與鬼神 1.君子知命 2.敬鬼神而遠之 里仁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雍也第六 (1)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雍也第六 (2)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雍也第六 (3)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子謂子夏曰:「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 述而第七 (1) 子曰:「德之不脩,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述而第七 (2)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于丹<論語心得>介紹 于丹論語心得的 “于丹現象” 1.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影視傳媒系主任。2006年 “十一” 期間,在央視 “百家講壇” 連續7天解讀《論語》心得,頗受觀眾歡迎。 2. “品牌中國” 候選人名單的 “名人” 3. “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做的是文化普及工作。” 7天演講 舉成名人氣旺 1. 2006年 “十一” 黃金週,于丹登陸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主講《論語》。 論語心得 1. 天地人之道 2. 心靈之道 3. 處世之道 4. 君子之道 5. 交友之道 6. 理想之道 7. 人生之道 宗旨 孔子,是“我愛的樸素聖賢” ,我是盡量把文化 “化開了說” 。 “快樂的秘訣是找到內心的安寧” ,每個人在現實生活中都會遭遇到各種困境和問題,我們一起在《論語》中找到一種樸素的化解方式,可以讓大家生活得更自信,提升每個人的幸福感。 于丹介紹 這位4歲即始讀《論語》的女子一炮走紅,被稱為 “女易中天” 、 “學術超女” ,並成為繼易中天之後又一個 “產” 自《百家講壇》、以網路時代的速度迅速竄紅的 “學術明星”。 250萬冊出書簽售破紀錄 《于丹論語心得 》以售出250萬冊,如果考慮到盜版發行量,大概會在400萬冊以上。 褒貶不一 正反方脣槍舌劍 (一) 正方: 1. 追捧者認為,于丹作品是站立在經典之上的 “心靈雞湯”。她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獨特的個性視角解讀《論語》。 2. 《于丹論語心得 》的熱銷說明讀者渴望了解傳統經典。之所以受到讀者歡迎,是因為她做到了通俗、有趣、有用。 3. 搞學術研究和向普通老百姓傳播經典文化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如果要給于丹貼個標籤,應該是 ‘傳統文化的傳播者’ 。” 褒貶不一 正反方脣槍舌劍 (二) 中立方: 于丹似乎在仿效當年孔夫子所做的教化世人的工作。只是這位優秀與感召力兼備”的教師,借助了電視這種新銳的視覺盛宴,又搭上 “國學熱” 這班快車,使得傳播更為普及。 褒貶不一 正反方脣槍舌劍 (三) 反方: 她的講解更加偏向一種 “心理醫生” 式的講解,而非專業化的講解,該貼上 “文化奶媽”的標籤,至多也就屬於 “心靈雞湯” 性質。有人認為于丹穿鑿附會、斷章取義,以過于通俗的方式誤讀經典。 迴響 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所謂成長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所謂人生的歸位是把外在的東西變成內心的能量。 現象背後 1. 我們隱約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巨大力量,看到了當今中國百姓心靈深處對通俗易懂的人文理論的強烈渴求。 2.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底蘊非常深厚的富礦,在21世紀的當今中國,在人類面臨越來越多物質挑戰和精神困惑的當今世界,開掘中國傳統文化這座富礦,讓其發揮出特有的啟迪心智、砥礪精神的力量,既非常重要,又迫在眉睫。 《于丹<論語>心得》語錄

文档评论(0)

niupai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