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冰川的侵蚀作用.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冰川的侵蚀作用 冰川的力量冰川的力 组长:王佳璇 制作人:王佳璇 郭勇 搜集资料:龚新 李盼 南岳燕 报告记录:湛承杪 主讲:王佳璇 评委:郭勇 冰川的侵蚀作用 定义:冰川的侵蚀作用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对地面岩石的破坏作用.包括拔蚀 作用和磨蚀作用. 原理:又硬又重的冰川从高处往低处慢慢移动, 自然会对承载的地表又刨又 磨.过了雪线后,冰消雪化,留下夹带的沙石. 效果:地表物质不断被移走,地面逐步下降,直至外力作用消失或造成平地 为止.接着剥蚀作用而出现的为沉积作用,结果是令地面物质增加. 拔蚀作用 • 当冰床底部 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 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 蚀作用.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 的坡度剖面曲线. 磨蚀作用 • 当冰川运动时,冻结在冰川或冰层底部的岩石碎 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压 力,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 成带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 良好证据,其方 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 影响磨蚀的因素: 冰层的厚度和重量,重厚者侵蚀力强. 冰层移动的速度,速度大者侵蚀力强. 携带石块的数量,携带数量越多越重者,侵蚀力越强. 地面岩石之粗糙或光滑,粗糙地面较易受冰川之侵蚀. 底岩的性质,底岩松软者较易受侵蚀. 岩层之倾斜方向与冰川移动方向一致者,易遭侵蚀. 冰蚀地貌 • 冰川作用之初,冰斗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随着冰川作用的发展,冰斗不断扩大,斗壁后退 ,相邻的冰斗不断靠近,最后在冰斗之间发育了象鱼鳍一样的山脊,称为鳍脊或刃脊。如果 三个或多个冰斗在同一山头进行向源侵蚀,可形成锥形的孤立山峰称作角峰。 • 冰蚀谷:是由山谷冰川剥蚀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 “U”字型的谷地。冰蚀谷一般 起源于冰期前的河谷或山谷。在冰川的挖掘和锉磨作用下谷地变直并加深、加宽,谷壁变陡 ,谷底变平,横剖面变为 “U”字型。在谷底和谷坡的基 岩上,可能有冰擦痕和磨光面。 • 羊背石:冰床上突起的基岩,由于冰川的磨蚀和挖掘作用,变成略微突起的一系列小丘,犹 如羊群伏于地上称作羊背石。羊背石的长轴方向与冰川流动方向一致,背流坡陡,迎流坡较 缓,表面常有冰擦痕和磨光面。 • 冰斗:由雪线附近的积雪洼地发展而成。 呈围椅状的半圆形积雪洼地,随着冰冻分化作用的 进行,基岩迅速冻裂破碎,崩解后的岩块随着冰川运动而被搬走。洼地随之被不断拓宽、蚀 深,积雪洼地便发展成为冰斗 图片 参考文献: 《中国地貌形成过程》 《令人震撼的冰蚀地貌和海蚀地貌》 《从冰川剥蚀作用看念青唐古拉山脉的隆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