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土木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一定的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力学、结构、施工、工程管理与经济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力学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文字图纸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在土木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与保险等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掌握一门外语;
2.了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数学和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3.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和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结构选型、计算原理和设计方法,掌握工程结构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过程、组织和管理以及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
5.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以及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近学科的一般知识;
6.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7.具有应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
8.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
9.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
10.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主干学科
土木工程、力学。
专业主干课程
理论力学I、材料力学I、结构力学(上)、结构力学(下)、流体力学、房屋建筑学、工程地质、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土木工程材料、测量学V、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项目管理、高层建筑结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五、修业年限、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修满167.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类课程 52.0学分,专业教育类课程78.5学分,实践环节 37.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PAGE
PAGE 4
六、学年教学进程表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第一学年教学进程表
学期
课程编码
课 程 名 称
考核
方式
学分
学 时 分 配
总学时
讲课
实验
上机
课外辅导
秋季
G大学外语
√
1.5
40
32
8
G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
34
30
4
G体育
1.0
30
30
G军训及军事理论
3.0
3周
(10+10)
G工科数学分析
√
5.0
84
84
(6)
G代数与几何
√
3.5
56
56
(4)
G大学化学II
3.0
48
30
18
S土木工程制图II
√
3.5
64
48
16
(48)
小计
22.5
356+3周
310+(20)
18
16
12+(58)
春季
G大学外语
√
1.5
40
32
8
G体育
1.0
30
30
G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2.0
32
28
4
G工科数学分析
√
5.0
84
84
(6)
G大学物理IV
√
4.0
64
64
G大学物理实验II
1.0
18
3
15
S理论力学I
√
4.5
78
74
4
S工程力学实验(理力)
0.5
6
6
S土木工程专业导论
1.0
20
20
小计
20.5
372
335
21
4
12+(6)
夏季
S国内外专家短期课程
1.0
20
20
G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G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
1.0
20
20
GO00000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