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郑百文,全称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郑州市百货文化用品公司,1989年在合并郑州市百货公司和郑州市钟表文化用品公司的基础上,并在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的基础上成立郑州百货文化用品股份公司1992年6月增资扩股后更名为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4月,经证监会批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郑州市第一家上市企业。 郑百文历年的经营业绩 神话的破灭,原因在何处? 1996年—2000年每股资产收益 1997年—2000年中期主要财务指标 巨额亏损使郑百文丧失了清偿债务的能力郑百文的资产质量极差,一旦破产,绝大部分债权将永远丧失受清偿机会,而信达将是损失最为惨重的债权人---信达近21亿无担保债权只能在清算费用、职工安置费用和担保债权之后获得部分清偿,郑百文的资产优先清偿上述债务之后是否还有剩余实属疑问。郑百文股东将损失每一分钱投资,无望得到任何补偿。 不仅如此,郑百文破产还将牵连众多的无辜者例如:郑百文的2800名职工将丧失工作机会地方政府将面临安置失业职工的压力,郑百文相当一部分债权人将因为债权损失而陷入困境 我国一些企业的破产试点证明破产财产变现困难,变现成本高,财产变卖所得大大低于帐面价值,以至清算费用耗尽全部破产财产并不是例外情况。总之,郑百文破产意味着企业参与者-股东、债权人、职工全盘皆输。 债权人出卖债券 郑百文集团母公司 如果郑百文破产,其资产的清算价值扣除应补交税款、职工的安置费等应在债权人之前支付的款项,信达公司所能收回的款项将会非常有限。 而重组成功后,信达实际拥有的债权将会减少为8.76亿元,其中3亿元由山东三联分期支付,另外5.76亿元将由ST郑百文的母公司来承担。 显然,重组有利于信达公司债权的收回。 郑百文的股东来看,重组绝对是利大于弊郑百文的2000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来看资产负债率已高达216.76%,严重资不抵债,一旦破产,股东将血本无归。 而重组成功后,其拥有的股权只是减少了一半,不仅不至于血本无归,而且还能享受到ST郑百文重组成功后的成果。 地方政府出于维护社会稳定,保特地方经济环境健康形象,避免了大笔国有资产的化为乌有,也积极支持郑百文进行重组 (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更为迫切 “郑百文”迅速崩溃,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郑百文现象”也表明,在缺乏完善内部治理机构的同时,上市公司的盲目扩张,一方面会掩盖业已存在的问题,使上市公司信息失真。另一方面,当企业陷入困境时,经营层难以控制事态的继续恶化。企业必须从组建股份公司之初就真正形成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机制。 (2)提高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 “郑百文”败落最大原因是管理上的失控。众业向外输出的管理资源一旦跟不上企业规模发展的需要,就会马上出现对企业自身和市场局面的失控。“郑百文”之所以衰败,内部管理的混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内部管理方面上,“郑百文”注重的是“人情”管理,重用所谓“信得过的身边人”。这些“信得过的人”在管理上掌握了太多的权利,却有很多人想的是为自己捞一把,公司“内盗”现象严重。 (3)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 “郑百文”是由盛到衰是典型的内部控制失败史。郑百文从1996年着手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急速、盲目地扩张,直接导致公司总部对外地分支机构如同一盘散沙。这些分支机构的领导滥用职权,招聘员工数千人,却没对员工进行一次上岗培训和考核。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就要建立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暂时回避了下岗的风险 * * * * * * * * * * * * 郑百文的前世今生 1 3 2 郑百文简介 案例概述 总结分析 1986——1996年,销售收入增长45倍,利润增长36倍。 1996年度全年每股收益0.37元,比上年增幅大42.31%,销售收入增长150.79%,其中下属家电分公司增幅达245%。 1997年在深沪上市的所有商业公司中主营规模和资产收益率排名第一,成为国内上市公司100强之一。1997年10月,郑百文经验被大张旗鼓地推向全国,公司领导也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等一系列称号。 -6.57 -4.84 12.78 -95698 13.08 1999年度 0.22 -2.54 23.66 -50241 33.55 1998年度 2.25 0.45 32.64 7843 70.46 1997年度 2.34 0.37 20.34 4990 34.82 1996年度 2.25 0.26 7.31 2740 13.88 1995年度 资产总额(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每股收益(摊销)(元) 主营业务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变脸的根源 胆大妄为 弄虚作假 高速膨胀 管理失控 三角信用 关系 年份 1997 1998 1999 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