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综合自然区划 第一节 综合自然区划概念、主要内容与任务 第二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基本原理(原理、理论) 第三节 综合自然区划的具体方法 第四节 山地综合自然区划问题 第五节 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方案评介 一、区划的概念和分类 1、区域的基本特征 (1)区域的物质性 从哲学上讲,区域是空间的范畴,是空间的一部分,也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区域大体上可以分成自然区(如综合自然区、地貌区、黄土高原地区 )、社会经济区(如行政区、军事区、经济区、宗教区、文化区 )和自然技术社会过渡型区(如技术经济区、作物果树适宜栽培区、疾病医疗地理区、供暖区等)三类 北京是一个区域概念,其内涵有: ①北京城。明、清两朝建成的北京内城和外城,共有62.5 平方公里。 ②北京城区。北京市人民政府管辖的四个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崇文区,共有87.1 平方公里。 ③北京市建成区。已经建成的联成一片的市区,1990 年为420 平方公里。每年以10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四周延伸。 ④北京市城市规划区。进行市区总体规划的范围,约750 平方公里。 ⑤北京城近郊区。包括四个城区和四个近郊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面积1369.9 平方公里。 ⑥北京城郊区。包括四个城区、四个近郊区和两个远郊区(门头沟区和燕山区),面积4567.9 平方公里。 ⑦北京市行政区。北京市人民政府管辖的全部范围,包括城区、郊区和八个县,面积16808 平方公里。 (2)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是有系统的,有一级区、二级区、三级区等层次。 我国宪法规定:“(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日本的行政区分三级,一级:都、道、府、县;二级:市、郡、区;三级:町、村。 综合自然区划的区域系统可以表示为:自然大区、自然地区、自然区、自然亚区、自然小区; (3)区域的可度量性 在特定的时间内,区域是相对稳定的。 区域必须落脚在地图上,在地图上画出来,有一定面积,可以度量。 区域的可度量性可以用面积大小、区域位置(区位,地理位置)、区域特征、区域界线等指标表示。面积分绝对面积和相对面积;区域位置分为经纬度位置(天文位置,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包括海陆位置、国家中的位置、气候位置、经济位置、历史位置、重要性位置等方面); 区域界线是区域的分界,是确定一个区域的精确边界。 (4)历史性 区域载有自然历史、人文历史的信息,随着时间的变化,其范围和内涵也会发生变化。 区域是反映自然、人文历史变化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区域状况。如:华北平原历史性的含义与华北地块的变迁、东部海岸线的变迁、黄河、淮河、海河的冲刷堆积及摆动等现象,关系密切。 经济区也是反映社会经济一定阶段的状况,西安镐京、汉城、唐城等,都是不同时期京都的所在。目前的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大规模的、保存也最为完整的明代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三年至十一年(1370~1378年),是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基础上修建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 在历史的长河中,区域是可变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自然区域变化慢些,社会经济政治区域变化快些。 2、区域的基本要素——地理边界 边界可以用经纬度和地物控制,也可以用界碑控制。边界不完整,无法在地图上勾划出来,无法准确度量区域面积,不能形成完整的区域。 边界的3种基本类型: (1)较明显的界线——突变型边界:突变型边界可以勾划出明确的边界线。例如,自然区中的海陆界线、流域界线,社会经济区中的国家界线,行政区界线和房基地界线等。 (2)较模糊的界线——渐变型边界:在区与区之间有一个宽阔的连续过渡地带。如民族区、语言区、文化区、民俗区、植被分布区等都有过渡带。在过渡带中民族杂居,语言混用,民俗多样。 (3)镶嵌状的界线——渐变型与突变型之间的过渡类型:自然地域单元间界线过渡地段上出现锯齿状的镶嵌或成岛屿状分布,两个地域单元的代表类型同时存在或相互交错。如温带的森林草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与禾草草原地带之间的交错区,它不是均匀的景观类型,而是落叶林和草原的大型镶嵌体。 3、区划的概念和类型 (1)按反映区域因子的多少,区划可分为部门区划和综合区划。 (2)按照区域的性质,区划可以分为: ①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部门自然区划(如地貌区划、地质区划、气候区划、水文区划、植被区划、土壤区划、动物区划等)。 ②人文区划:综合农业区划、综合经济区划、行政区划、农业区划、工业区划、商业区划、技术经济区划等。 ③自然人文区划:综合区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划、资源开发区划、水土保持区划等。 (3)按照服务目的,区划可以自成体系。例如,为农业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