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典章两个分家案例〈寡妇无子承夫分〉〈诸子均分财产〉.doc

元典章两个分家案例〈寡妇无子承夫分〉〈诸子均分财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07.28 討論題目:解讀兩個分家案例:寡婦無子承夫分、諸子均分財產 報告人:李如鈞、顧立誠 元典章兩個分家案例:〈寡婦無子承夫分〉、〈諸子均分財產〉 討論資料: ◎讀《元典章》(附件一) ◎7月14日報告者(李如鈞、顧立誠)所提及兩件元代案例(暫稱為楊阿馬案、褚克衡案),斷句應係主要根據陳高華、張帆、劉曉等標點校勘,《元典章》(北京中華書局、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2011年3月),以下簡稱陳本。兩案出處在第二冊,戶部卷之5,典章19,頁682、頁686-687。 ◎洪麗珠所改新斷用陰影標出。舊斷放在【 】之內對照,說明用藍字。兩案依照一手史料來源,順序是〈寡婦無子承夫分〉,〈諸子均分財產〉。 1.1 「寡婦無子承夫分」 至元八年(1271)四月,尚書省:據戶部呈:楊阿馬狀告:「小叔楊世基將訖故夫楊世明元拋下家財、房屋并女蘭楊,又將陳住兒收繼為妾」【小叔楊世基將訖故夫楊世明,元拋下家財、房屋并女蘭楊,又將陳住兒收繼為妾】公事。本部議得,寡婦無子,合承夫分。據楊世基要訖楊世明一分財產并陳住兒,擬合追付阿馬收管,及將蘭楊令與伊母同居。至如合行召嫁,令阿馬、楊世基一同主昏。楊阿馬受財外,應有財產,楊阿馬并女蘭楊卻不得非理破費銷用。如阿馬身死之後,至日定奪。【楊阿馬受財。外,應有財產,楊阿馬并女蘭楊卻不得非理破費銷用,如阿馬身死之後,至日定奪。】又據楊世基男楊璵告:「乞令伯娘阿馬應當一分軍役自願承當,卻將房院分付」。為係軍戶,行下樞密院再行披詳。回呈:楊阿馬稱乞將亡夫財產分付,情願將一分軍役依例津濟當軍之人。以此參詳,若依戶部所擬相應。呈奉都省,准呈施行。 按: a. 楊世明元拋下家財中間不需斷開,因為語意未完,白話語法為【小叔楊世基將死者楊世明所拋下的家財、房屋及女兒帶走,又將(死者之)妾陳住兒收繼】。而原始史料為「楊世明下元拋下家財」,黃標「下」字陳本已刪去。 b.【楊阿馬受財外】,此處外字的用法在《元典章》中非常頻繁出現,大多是交代同一件事情的餘緒,可以不斷開。而「破費銷用」之後,可用句號,前面講的一件事情是楊阿馬生前不得破費銷用。後一件是死後,再行定奪,可視為兩件事情。 《元典章》,戶部卷5,〈寡婦無子承夫分〉條翻譯成白話: 至元八年(1271)四月,尚書省:根據戶部的呈文:楊阿馬狀告:「小叔楊世基,已取走了故夫楊世明所拋下的家財、房屋及女兒,又將死者之妾陳住兒收繼」之公事。經本部合議後得出:寡婦若無子,還是可繼承丈夫生前所持份之產。據此,楊世基已要走楊世明的一份財產及陳住兒,擬將上述財產追回並交由阿馬收管,令楊蘭楊重新回到母親身邊同住。至於日後共同商量召嫁的事宜,則令阿馬及楊世基一同主持。楊阿馬受財外,所得收管的財產,阿馬及女兒蘭楊不得非理破費銷用。如果阿馬身死之後,到時再行定奪這份財產。又根據楊世基的兒子楊璵告知:「乞請自願承擔伯母阿馬應當的一份軍役,而能夠得到房院(伯父遺留財產)的分付(承擔差役的津貼,應與繼嗣有關)。」因為是軍戶,故向下行文樞密院再行詳議,得到回呈:楊阿馬稱乞請願將亡夫的財產分付,情願依例津濟(津貼)充當這一份軍役(原本楊阿馬所應當)之人。(尚書省)以此参酌詳審:若依戶部所擬,相應合則呈奉中書省。中書都省准呈施行。 補充: \o ↑上一命中↑ ?津濟、正軍戶、貼軍戶(貼戶):《元史?志四十六兵一》 (1281至元)十八年二月,併貧乏軍人三萬戶為一萬五千,取貼戶津貼正軍充役。四月,置蒙古、漢人、新附軍總管。六月,樞密院議:「正軍貧乏無丁者,令富強丁多貼戶權充正軍應役,驗正軍物力,却令 \o ↑上一命中↑ ?津濟貼戶,其正軍仍為軍頭如故。或正軍實係單丁者,許傭雇練習之人應役,丁多者不得傭雇,軍官亦不得以親從人代之。」 柳老師: 跟唐代不同,元代的「都省」是指中書省,而絕大部分時間沒有尚書省,後者因各種原故,曾在1270-72,1287-92,1309-11被恢復,第一次主要用來理財或歛財,但還是與中書省並立,沒有取代中書省。當中書省與尚書省並立時,您認為人們會用一直慣用的「都省」來指稱哪一省?本案最後一句,依現在的句讀,固然可以讀通,但可試改作: 尚書省以此參詳:若依戶部所擬,相應呈奉。 都省:准呈施行。 如本案之都省仍指中書省,流程可能是中書省把案件交給尚書省(因為戶部到了尚書省),尚書省交給戶部去議,其間請樞密院對軍役之事提出意見,戶部收到後,一併呈交尚書省(故史料之中,從「寡婦無子」到「當軍之人」,前面是戶部意見,後面是樞密院意見,都包在戶部呈給尚書省的公文之內),得到尚書省同意,回覆中書省。當然,如本案之都省指尚書省,那就有不同的解讀了。 顧立誠根據柳老師意見修改二表: 《元典章》戶部卷5〈寡婦無子承夫分〉 上呈者 討論者 裁決者 (中書省把案件交給尚書省,因為戶部到了尚書省,是為平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