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十一讲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建立学制 废除科举制度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厘订教育宗旨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次年(按阳历为1904年)又颁布了一个新学制-《奏定学堂章程》,也叫“癸卯学制”。 “壬寅”学制(1902) “癸卯学制”(1904) 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 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 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 。 “癸卯学制”中的 初等小学堂:“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强调儿童身体,令其发育”。 高等小学堂:“培养国民之善性,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 中学堂:“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事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柢”。 “癸卯学制”中的 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 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提法、课程设置(计划和部分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具保、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封建管理条例等。 “癸卯学制”的 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新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依据。新式学堂不断涌现,旧式的官学和书院普遍改为新式学堂,私塾也开始进行改良,对旧教书先生进行国文、算术、体操等科目的培训,使其能开设简易小学应开设的课程。到1909年,全国已有各省小学已有5万多所,学生超过百万人;中学460所,学生4万多人。高等学堂127所,师范学堂514所,各种实业学堂254所。可见,学制的颁行,使各级各类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癸卯学制”的 封建性 生搬硬套日本的学制,有许多不合中国当时实际的地方。 如:学制冗长 强迫义务教育 课程设置与教师资源的不相符合等 “癸卯学制”的补充与修正 设女学 1907年,学部颁发《女子小学堂章程》,开放了女子初等教育,但女子初小和高小各比男子少1年,仍然不平等。由于女校必须由女教师任教,于是同时又颁发了《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女校不仅单独设立,而且管理是高度的封闭式,男性只能担任外勤工作人员,年龄须在50岁以上,在校外选址办公,非确有必要不得入校 。 颁布《变通初等小学堂章程》 视实际情况,完全科可删课程,简易科可缩短年限。 1909年实行中学文实分科。 返回 二、废除科举制度 1905年清政府下令:“自丙午(1906)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标志着自隋朝起实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完全停止。 1905年奏折:“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民间更相率观望,私立学校者绝少,又段非公家财力所能普及,学堂绝无大兴之望” 。 “科举不停,学校不广,士心既莫能坚定,民智复无由大开,求其进化日新难矣。故欲补救时艰,必自推广学校始;而欲推广学校,必自先停科举始。” 返回 三、改革教育行政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国子监 学部旧址 四、厘订教育宗旨 《奏定学堂章程》“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付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这是中国近代最早规定的教育宗旨。 1906年学部颁布了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