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先天遗传 反射弧 数 量 生理意义 形 成 后天一定条件下学习获得 固 定 不 定 无 限 有 限 个体生存 种系繁衍 提高预见性、 适应性、 灵活性 (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聚合式 辐散式 环式 链锁式 单线式 (传入通路) (传出通路) (可扩大范围) (反馈的基础) (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1.单向传播:突触前N元→突触后N元 2.中枢延搁:0.3~0.5ms/一个突触 3.兴奋的总和:空间总和,时间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突触前、后N元的AP 节律不一样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5.后发放 Nf传导兴奋与中枢兴奋传播的区别 特征 Nf兴奋传导 中枢兴奋传播 传导方向 双向 单向 疲劳发生 相对不疲劳性 易疲劳 周围影响 绝缘性 易受影响 能否总和 否 能 节律改变 无 可改变 其他 完整性 延搁一段时间 (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是神经元主动活动的结果) IPSP→突触后抑制 突触前抑制 抑制 兴奋 EPSP→达阈电位,产生AP(兴奋) EPSP→未达阈电位,兴奋性↑ (易化) 突触前N元对突触后N元的效应包括: 1. 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传入侧支性抑制 回返性抑制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 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 伸肌收缩 屈肌舒张 传入侧支性抑制 IPSP p279 (9-8) *机制:IPSP. *产生过程: 突触前N元兴奋 抑制性中间N元兴奋 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N元的突触后膜上产生IPSP 突触后N元兴奋性下降 对其它刺激不易产生兴奋反应(抑制) 1.突触后抑制(postsynaptic inhibition) 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 回返性抑制 意义:终止活动,或使同 一中枢神经元活动同步. 意义: 协调不同中枢的活动。 * 1.交感神经兴奋为例为例 * 逆向:有神经营养因子、狂犬病病毒、破伤风毒素等。 * 人被咬伤后,狂犬病病毒进入伤口 ,先在该部周围神经背根神经节内,沿着传入感觉神经纤维上行至脊髓后角,然后散布到脊髓和脑的各部位内增殖损害。在发病前数日,病毒从脑内和脊髓沿传出神经进入唾液腺内增殖,不断随唾液排出。潜伏期1~2个月,短者5~10天,长者1年至数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咬伤部位与头部距离远近、伤口的大小、深浅、有无衣服阻挡,以及侵入病毒的数量。有人认为病毒在犬群多次传播后毒力增强,可缩短潜伏期。 人发病时,先感不安,头痛,发热,侵入部位有刺痛或出现爬蚁走的异常感染。继而出现神经兴奋性增强,脉速、出汗、流涎、多泪、瞳孔放大,吞咽时咽喉肌肉发生痉挛,见水或其他轻微刺激可引起发作,故又名“恐水病”。最后转入麻痹、昏迷、呼吸及循环衰竭而死亡,病程大约5~7日。 * 诊断要点 1.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毒不严,产后感染,外科手术史。 2.前驱期表现乏力,头痛,舌根发硬,吞咽不便及头颈转动不自如等。 3.典型表现为肌肉持续性强直收缩及阵发性抽搐,最初出现咀嚼不便,咀嚼肌紧张,疼痛性强直,张口困难,苦笑面容,吞咽困难,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呼吸困难,紧张,甚至窒息。 4.轻微的刺激(强光、风吹,声响及震动等),均可诱发抽搐发作。 5.局部型破伤风,肌肉的强直性收缩仅限于创伤附近或伤肢,一般潜伏期较长,症状较轻,预后较好。 * 是神经元数量的10-50倍 * 一个突触后神经元与300万个突触前神经元形成联系。 * 参见285页表10-3 * 辐散多见于传入通路; 聚合多见于传出通路。 链锁式扩大范围; 环式是反馈的基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 + + - - - 4.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PSP)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PSP)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1)EPSP 定义: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 下发生的, 能使突触后N元 兴奋性升高的局部膜的去极化 。 -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7336-2016 钻井液现场工艺技术规程.pdf
- 普通生物学-生物与环境.ppt VIP
- CAR-T细胞治疗ppt参考课件.ppt
- DB32_T 5161-2025 尘肺病康复站服务规范.docx VIP
- 第29课+智能工具再体验(课件)2024-2025学年五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人教版.pptx VIP
- DB32_T 4526-2023 双孢蘑菇菌种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pdf VIP
- 2025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考试真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3.5相同时间比快慢(课件)2025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pptx
- 开盘筹备及应急预案(3篇).docx VIP
- 下咽癌护理查房.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