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报告-电晶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個電晶體的結構簡介 在有機玻璃的下方基座上有一小塊平板形狀的灰色鍺晶體,晶體底面緊壓著兩片分隔僅約0.1mm的平行金薄片,晶體上面則頂著一箭頭形的金屬電極。如果在此電極和其中之一的金薄片施加順向偏壓,而在電極和另一金薄片之間加上逆向偏壓,則此電路具有將小訊號放大的功能。這種結構稱為點接觸型電晶體。 組員:謝明璋.陳義軒 作者介紹 電晶體介紹 電晶體的發明 1908年出生於美國威斯康星州的麥迪遜。 1923年進入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電機工程系學習。 1936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1947年和布拉頓、蕭克利發明了電晶體,三人獲得195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巴丁和庫珀、施里弗共同創立了BCS理論,獲得197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電晶體主要分為兩大類: 雙極性電晶體(BJT)和場效應電晶體(FET)。 電晶體有三個極; 雙極性電晶體的三個極,分別由N型跟P型組成射極(Emitter)、基極?(Base) 和集極(Collector) 場效應電晶體的三個極,分別是源極(Source)、閘極(Gate)和汲極(Drain)。 NPN型 PNP型 場效應電晶體 在類比電路中,電晶體用於放大器、音頻放大器、穩壓電路;在計算機電源中,主要用於開關電源。 電晶體也應用於數位電路,主要功能是當成電子開關。數位電路包括邏輯閘、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和微處理器。 電晶體在電路中是個很重要的元件,許多精密的組件主要都是由電晶體製成的。 1930 年,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試著使用超高頻電波做為電話通訊用,這需要比真空管更可靠的偵測器,因為真空管無法接收快速的振盪,且真空管體積大、耗電量多、易損壞的缺點 促使他們更進一步研發最可靠的半導體物質「矽」的特性。在此過程中,他們發現矽元素是由兩個不同的部分所組成,一部份有利於正電流通過(P),另一部份則有利於負電流通過(N)。 這個「P-N 體」(半導體)的發現,加上可以控制它的特性, 奠定了電晶體的基礎。 巴丁、布拉頓 和蕭克利在貝爾實驗室 開發增加強度的新方法,他們認為若在 半導體內插入二個電極板,就可以控制 電流量。 布拉頓建造了一個奇妙的矽裝置來研究 半導體表面的電子行為,希望能發現電 子阻礙強化的原因,可是卻發現矽表面 一直產生凝結物。為了處理此問題,布拉 頓就將整個實驗裝置放進水中,沒想到卻 製造出前所未曾觀察到的最大強化效果。 巴丁知道這個結果後就建議做一個加強器, 將裡面金屬的一端插入矽中,再放入蒸餾水中。 這個裝置可行,但是強化效果並不明顯。 後來決定以「鍺」取代「矽」,得到的強化效果是之前的330 倍。但很不幸地,這只在很低頻的電流中有效。 他們決定以氧化鍺來取代液體。在實驗的過程中,布拉頓發現他會不經意地洗掉氧化層,但電壓還是會有一些強化果,而且是在所有的頻率中都能達成,這令他很訝異。另外,金的接點將鍺刺出小洞,可以將表面電子的干擾因素去除掉。 製造強化器的主要要件是一個厚片的鍺,和兩個相距幾毫米的金接點。謹記此原則,布拉頓 在一個塑膠做的三角形周圍圍上一條金箔片,再在三角形的一個頂點以刀片將金箔切開,得到相隔只有一根毛髮寬的兩個金接點。當將此頂點放到鍺上時,訊號會通過一個金接點,當它衝至另一個金接點時,訊號就會加強,這就是第一個「點接觸」的電晶體。 第一個電晶體約有0.5 吋高,以今日一個矽晶片可以容納7 百萬個電晶體的標準來說是很大,但它確實是第一個可以執行真空管強化功能的固體裝置,所以讓巴丁、布拉頓 和蕭克利在1956 年贏得了諾貝爾物理獎。更重要的是,它孕育了一個全面性的產業,開啟了資訊時代,在全球掀起了大革命。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