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人群的精神障碍艾明.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儿童多动症 病因 3.诊 断 (1)心理评估:行为评定量表、智力测验、学习成绩测验、注意测验、脑电图检测 (2)诊断标准: ①有注意障碍、多动/冲动行为两方面表现,并且必须在一个以上的场合(如学校、家庭、诊所等)中表现出来。 ②伴发的其他表现,并非诊断所必需,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但对诊断有所帮助。 ③上述症状在6岁以前即表现出来,通常持续到学龄期,甚至延续到成年期。 在成年期仍可诊断多动障碍。其依据相同,但对注意和活动的评价应参照发育上适当的常模。 主要治疗方法 治疗的焦点 刺激性药物 控制儿童在学校和家里的ADHD症状 父母管理训练 管理儿童在家中的捣乱行为,减少亲子冲突,提高儿童亲社会性和自我控制的行为 教育干预 管理儿童在教室的捣乱行为,提高儿童的学业表现,帮助儿童学习亲社会性和自我控制行为 强化治疗 治疗的焦点 暑期治疗计划 在强化项目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主要和附加的治疗方法,来促进儿童在现有家庭中进行调整以及在未来的学校生活中的成功 附加治疗 治疗的焦点 家庭咨询 应对与ADHD相关的个体及其家庭的压力,包括情绪困扰和婚姻问题 支持小组 让ADHD患儿的父母彼此建立联系,分享有关的信息和经历,彼此提供情绪支持 个体咨询 为儿童提供支持性的关系,有助于儿童探讨其个人问题和感受 药物治疗 1.中枢兴奋剂:哌甲酯,安非他明,苯异妥因 中枢兴奋剂是治疗ADHD的首选药物。 中枢兴奋剂改善: ⑴核心症状:注意不集中,冲动,多动; ⑵其它:不顺从,冲动攻击行为,社会交往,学习效率,学业表现; 中枢兴奋剂不能改善以下症状:情绪,焦虑,脾气,和注意及冲动无关的行为,特殊的学习障碍,非冲动的社交缺陷。 ⑴随着年龄增长,ADHD症状减轻:多动症状9至11岁,冲动症状12至14岁,注意缺陷症状直到20岁。预后并不乐观。 小 结 1. 什么是精神发育迟滞及分级? 2.精神发育迟滞是怎么导致的? 3.精神发育迟滞的治疗原则? 4.孤独症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3.出生后脑发育损伤: 新生儿疾病:未成熟儿、低体重儿、甲状腺功能低下、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核黄疸、新生儿肝炎、新生儿败血症、胎儿颅缝早闭等。 缺血缺氧:溺水、窒息、长时间呼吸困难、中毒等 脑 外 伤: 车祸、高处坠落、打伤等 代谢异常:低血糖、氮质血症、营养不良等 感 染:脑膜脑炎、高热等 环境影响:贫穷、家庭不和、父母的精神障碍、学习的环境难以满足等。 五、诊 断 诊断要点: 1、详细的病史资料:全面采集病史,尤其是详细的生长发育史特别重要,以便对儿童生长发育情况做出全面的临床评估。年龄18岁 2、躯体检查:有无躯体及神经系统阳性发现,如阴囊舌,方头畸形等。 3、智力测定:国内常用韦氏智力量表评估儿童智商。IQ70。 4、社会适应能力:ICD-10建议使用儿童社会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5、病因学诊断: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遗传学、代谢、内分泌等,以及颅脑特殊检查,尽量寻找病因,做出病因学诊断,有利于治疗和康复,也为患者家庭的优生、优育提供有用的资料和指导。 六、鉴别诊断 1. 暂时性发育迟缓 2. 视听障碍导致的环境及学习困难:早年耳聋及某些脑病引起的失语、失用、失读、失写等。 3. 多动注意缺陷障碍 4. 儿童孤独症 5. 儿童精神分裂症 七、预防与治疗 (一)预防 1.一级预防 做好婚前检查、围生期保健和计划生育工作。杜绝近亲结婚。要切实做好围生期的保健工作。 2.二级预防 运用现阶段成熟的有关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对儿童进行定期的检查及追踪,对可疑病例进行定期随访和早期干预。对社会心理因素为主要病因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应及时进行强化教育训练。 3.三级预防 减少残疾的发生,尽量提高补偿能力。 在教育训练中,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能力等为主要目标。在儿童期,重点是行走、交往、大小便习惯等的训练;在青春期,人际交往等训练及避免不适当的性行为教育尤为重要。 (二)治疗 MR一旦发生难以逆转,重在预防。 监测遗传性疾病、做好围产期保健,避免围产期并发症,防止和尽早治疗CNS疾病是预防的重要措施。 治疗原则是管理教育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1、教育训练:由学校教师、家长、临床心理治疗师,以及职业治疗师相互配合进行。 2、心理治疗:个别心理治疗,可改善自卑等,行为治疗 3、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 :对部分明确的遗传代谢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克汀病。先天性颅脑疾病给予手术治疗。 (2)对症治疗 :脆性X染色体----叶酸,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给及抗精神病药物 (3)促进脑功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