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相情感障碍全病程管理;内容;双相障碍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双相障碍发作极性起伏;Anderson IM, et al. BMJ 2012;345:e8508.;一项欧洲精神科医生的调查显示病情稳定前的治疗变更百分比(%)1;Martinez-Aran, A., et al. (2011). Clin Pract Epidemiol Ment Health 7: 112-116.;双相障碍需要全病程管理;内容;全病程管理的定义;早期、足量、足疗程的药物治疗
在急性期时考虑治疗的全面性,在慢性期采用针对各个发作极性均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
巩固期和维持期合并心理治疗、社会治疗
——以减少转相、降低复发、回归??会为长期目标;双相疾病特点决定治疗的全程化需要;初始治疗需要考虑患者可能出现的疾病变迁;初始治疗时的全面性
——在给患者进行治疗时能够充分并全面的考虑到这个患者纵向病程变迁及特点,并将这些因素纳入到当前的治疗策略中。
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表现和特点,及时调整或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内容;初始治疗时的全面性1优势
——全面改善急性躁狂各项症状,疗效优于碳酸锂、丙戊酸盐,同时全面改善急性躁狂各项症状
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2优势
——有效改善维持期各项症状,减少复发且不引起转相。;FDA和EMA批准治疗双相障碍的药物对比;;思瑞康治疗双相躁狂有效率明显优于碳酸锂;Yao PF, et al. Accepted as poster, the 11th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Bipolar Disorders 2011, 4-6 April. Rome, Italy.;1. Vieta E,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5;21(6):923-34
2. Tohen M, et al. Am J Psychiatry 1999; 156(5):702-709.;思瑞康、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阿塞纳平和齐拉西酮都已经证实单药治疗时相比安慰剂有更好的疗效1。
联合锂盐或双丙戊酸盐治疗时,所有以上药品(除齐拉西酮外)证实相比安慰剂有更好的疗效1 。
思瑞康改善双相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优于锂盐、丙戊酸盐,同时全面改善急性躁狂各项症状2,3,4。;;Goodwin FK, Jamison KR.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New York, USA: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0 ;Keck PE, et al. J Clin Psych 2006;76:626-637.
;30%;;根据这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多盲、安慰剂及有效药物对照、为期104周的评价思瑞康单药治疗双相障碍维持治疗疗效的临床试验综合分析,思瑞康单药在任意情感事件的改善方面优于锂盐和安慰剂,与发作类型无关。
;时间 (周);锂盐、思瑞康、奥氮平、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长效针剂被证实相比安慰剂可以更好的预防转相
锂盐:同时可以延长躁狂和抑郁复发时间1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长效针剂: 仅仅可以延长躁狂复发时间2
奥氮平:同时可以延长躁狂和抑郁复发时间,但是预防抑郁效果不如预防躁狂
思瑞康:无论单药抑或联合治疗,都可以延长任何情感事件的复发时间456;;奥氮平;症状多样、发作极性起伏以及病程迁延是双相障碍患者治疗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需采用全病程管理12345
初始治疗时的全面性和治疗过程中的针对性是双相全病程管理理念的核心内容167
早期、足量、足疗程药物治疗
选用对急性期和慢性期、各个发作极性均具有良好疗效的药物
巩固期和维持期合并心理治疗、社会治疗
思瑞康经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是唯一贯穿双相整个病程的有效治疗药物,可以作为双相障碍的基础治疗方案8-24;1.沈其杰等《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07).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Judd LL, et al. Int J Neuropsychopharmacol 2003;6:127–37;
3.Anderson IM, et al. BMJ 2012;345:e8508.
4.Altamura AC et al. Curr Med Res Opin 2008; 24(8):2271-2282
5. Martinez-Aran, A., et al. (2011). Clin Pract Epidemiol Ment Health 7: 112-116.
6.《中国精神障碍防治指南》(2006),中华医学会
7.Grunze, H., et al. (2013. World J Biol Psychiatry 14(3): 154-219.
8.李华芳,等.中华精神科杂志 2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电机空载特性曲线测录试验报告.pdf VIP
- 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全册.doc VIP
- 医学课件-《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5)》.pptx
- 6.2《学会依法办事》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八年级上册 .docx VIP
- GJ B 5881-2006 技术文件版本标识及管理要求.pdf VIP
- 剑阁县清江河桅杆水电站增效扩容工程环境影响报告.docx VIP
- GJ B 5873-2006 模压硫化橡胶线性收缩率的测定.pdf VIP
- 国家及行业标准-G-J-B 5882-2006.pdf VIP
- G-J-B 5186.6-2005 数字式时分制指令响应型多路传输数据总线测试方法 第6部分.pdf VIP
- 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