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直接分析法(NIDA)可以让“她”更性感
(原创于 DS 工作室)
本工作室之前发表的名为 “为了这份性感,曾不遗余力”的原创文章引起了众多结构工程师
密切专注,并对“中国结桥”的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本文将与大家分享直接分析法应用于本工程的计算结果
这座桥的结构设计涉及诸多关键技术,其中最不起眼的桥梁栏杆便是其中一项。其核心设计
难点便是栏杆的面外稳定问题
与普通桥梁栏杆不同,本桥的栏杆是结构主受力杆件,其设计合理性事关该桥梁的整体安全
性。如上图所示,本桥梁的结构是由若干飘带状桁架组成,栏杆便是桁架的上弦杆。
桁架上弦杆受压是所有结构工程师所熟知的常识,受压杆的面外稳定也是工程师们所担心的
问题。在本桥中,作为受压杆的栏杆恰恰没有任何面外支撑体系。因此,在结构设计中,栏
杆的面外稳定是设计难点之一。
陈绍蕃教授的著作《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中提到一种此类问题的近似计算方法,该方法也
在桥梁领域普遍使用。
4
⁄ ⁄
ℎ 3 ℎ 2
该简化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由桥梁横梁和栏杆竖杆组成的 C 型截面的面内刚度考虑为栏杆
的面外约束刚度,而栏杆的计算长度取决于横梁和竖杆的刚度。
然而,正如在陈老先生在其著作中提到的,该方法过于保守,其原因如下:
(1)弦杆内力是变化的,N 由中部向两端减小。如果截面惯性矩保持常量或改变不大,则 N 的临界值将提
高。
(2)当弦杆在非弹性范围屈曲时,它的刚度比弹性值下降,此时槽形框架因受力不大而处于弹性范围,所
提供的约束作用相对提高,也使 NCR 提高
(上述文字引自《钢结构稳定设计指南》(作者:陈绍蕃))
下图是基于上述近似方法进行一阶线性计算和设计后的杆件应力比。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栏杆
杆件的应力比已经超过 0.8,拱桁架相交处的部分杆件接近 1.0。因此,采用一阶设计方法基
本没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作为钢结构设计领域的一项黑科技——直接分析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工程师认知和接受。
下面我们来看看当“性感“遇上“黑科技”后将会发生什么。
在以往的一个多世纪内,结构工程师迫于计算工具局限性只能通过“计算长度系数”考虑边界
刚度对杆件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稳定系数”考虑受压杆件的强度折减。对于简单的结构体
系,这套传统稳定近似计算方法是完全可以胜任的。然后,随着建筑形态的复杂化和多样化,
准确估算计算长度系数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另一方面,各种各种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出现
在工程领域,如张弦结构、索膜等柔性结构等,一阶计算已不再适用于高级设计的需求。
直接分析法的横空出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