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二 隋唐史料选讲 主要内容 一、《隋书》 二、《旧唐书》 三、《新唐书》 四、《资治通通鉴》 五、《通典》 六、《贞观政要》 七、其它史料 主要参考书 《唐史史料学》 黄永年 研究历史必须借助于史料,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对隋唐史的研究,首先也要知道有哪些史料可以使用,以及如何使用。 隋唐时期的文献资料比较丰富。特别是唐朝重视历史的鉴戒作用,也注意史料的积累。 唐朝确立了官修史书制度,二十四史中,有八史是唐初修的。唐朝政府积累的史料有起居注、实录、时政记、日历和国史等,为后人修国史保留了大量第一手材料。 唐代官修八部正史 一、《隋书》 1、概况 《隋书》85卷,两部分,一部分为纪、传55卷,另一部分为志30卷,记载隋朝37年历史。 作者 一是全书题魏征等撰,如《旧唐书·经籍志》《四库题要》等。另一说法纪传、志分开,纪传题魏征撰,志题长孙无忌等撰。纪传修于贞观二年,成于贞观十年。志修于贞观十五年,成于高宗显庆元年。魏征卒于贞观十五年,志成书时已去世,志题长孙无忌是正确的。 参加撰修的还有颜师古(中书侍郎)、孔颖达(给事中)、许敬宗、于志宁(左仆射)、李淳风(太史令)、韦安仁(著作郎)、李延寿(符玺郎)等。 史料来源 隋朝国史:当时的本朝史,如《开皇起居注》《大业起居注》等,这是主要资料。 已有的隋史:当时已有人写过隋史,王劭写隋书80卷,大多为官方文献资料,史料价值很高。牛弘撰《朝仪记》也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 其它史料:贞观三年,距隋只有十一年,许多人对隋的统治耳闻目睹,有的还是隋朝的官员,能够搜集到大量资料。 2、价值 保存了许多珍贵的资料。隋书所参考的史料已不存在,只有隋书保存下来,如起居注。因为隋末大乱,隋炀帝执政时多在巡游,政府的官方文件只能随他而动,原始资料失散较多。安史之乱文献再度失散,兴庆宫保存的大量文献都被烧毁。另外许多史料也是其他文献看不到的。如《隋书·万宝常传》记载的乐谱,其他文献找不到,从《隋书》记载中可知他是著名的音乐家。其他的天文、技术方面、政治方面内容更多。 隋书最有价值的是志中的礼仪、音乐、律历、天文、五行,特别是经籍志,是汉书艺文志后又一部目录学著作,为以后的目录学开创了前提。 3、如何运用 《隋书》价值极高,后来人很少对它提出批评,在阅读两《唐书》时,附带读相应的志,因为唐初许多典章制度都沿袭隋朝。 唐初将相大臣中有许多是隋代的贵族子弟,他们父兄的传见于此。如李密、王世充在两《唐书》和《隋书》里都有传,《隋书》李密传的大部分内容被抄入两《唐书》李密传,成为后者重要史料来源。还有许多人物生活在唐初。研究初唐人物需要参考其书。所以读两唐书务必要参读《隋书》。 二、《旧唐书》 1、概况 《旧唐书》本纪20卷,志30卷,列传150卷,合200卷。 五代后晋的官修史书,当时叫《李氏书》。宋朝,因欧阳修、宋祁等人编修了《唐书》,才有了新旧之别,称前者为《旧唐书》,后者为《新唐书》。 作者 《旧唐书》正式编撰于后晋高祖天福六年(941),完成于出帝开运二年(945),历时4年多,最初为宰相赵莹监修,做主持工作,他在组织人员、收集史料和确定体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后担任宰相的桑维翰、刘昫也相继担任监修,参加具体编修的是张昭远、贾纬、赵熙等九人,在全书最后完成时,正好是刘昫任监修,由他领衔奏上,所以《旧唐书》题为刘昫等撰。 《旧唐书》的显著特点是前后记事详略不一,文字风格也差别较大,这是由当时的时代特点决定的。 《旧唐书》短时期仓促修成,对唐代史官的著述照抄照录多而加工少,缺乏必要的剪裁、整理和概括。 唐代前期的历史,吴兢、韦述、于休烈等人相继编写的《唐书》130卷以及唐高祖到唐文宗的各朝实录。唐代后期的史料则较少,只有《武宗实录》一卷和其他零碎资料。 《旧唐书》主要抄录唐代史料成书,后期大不如前。穆宗以后的本纪繁杂,《历志》《经籍志》的记述仅至玄宗时代,列传对唐代末期人物缺少很多。此外还有一人两传、同一篇文字重复出现等现象。 《旧唐书》比较粗糙是它的重要缺陷。 2、价值 保存了大量的史料,记事比较详细,便于读者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和具体情况,因而受到重视。如对唐顺宗朝王叔文集团当政时期的政治改革措施记载比较具体。唐穆宗以后的本纪,虽然内容芜杂,但也记载了不少有价值的史料,如《懿宗本纪》《僖宗本纪》里较详细地记载了庞勋起义、黄巢起义的情况。昭宗、哀宗本纪较详细地记载了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的情况。 《旧唐书》记事详细明确,司马光著《资治通鉴·唐记》部分,大都采用《旧唐书》。 其次,《旧唐书》保存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章。如《吕才传》《卢藏用传》分别登载了两人反迷信的重要文章;《贾耽传》登载了他进奏所编地理图志的表奏,这些都是中国思想史和地理学史的重要文献。 其三,《旧唐书》记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