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1) 盘管式(蛇形)排管 * * * * * * * * 3. 冷风机 * * * * 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 冷却液体的蒸发器的选择计算 (1)蒸发器的外表面传热计算 (2)盐水(或水)循环量 * * 2. 排管的选择计算 排管的外表面传热: 3. 冷风机的选择计算 干式翅片管冷风机的传热面积: * * 五 其他设备的选型 高压贮液器 1. 贮液器的作用和结构 贮液器的作用 (1)贮存冷凝器中冷凝下来的液体,防止过多的液体制冷剂留存在冷凝器中,保证冷凝器的传热面积得到充分发挥。 (2)向制冷系统的蒸发器供液,根据蒸发器热负荷变化情况及时调节制冷剂循环量,平衡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制冷剂液体供需关系。 (3)贮液器内经常保持一定的液面,形成液封。可以防止空气等不凝性气体或未冷凝的制冷剂气体进入液管和蒸发系统。 * * 贮液器结构 * * ——贮液器的制冷剂液体充满度,一般氨取70%,氟里昂取80%; 2. 贮液器的选择计算 贮液器的容积是根据系统制冷剂的总循环量确定的。 贮液器的体积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 ——贮液器体积,单位为m3。 ——贮液器的体积系数。 ——冷凝温度下制冷剂饱和液体的比容,单位为m3/kg; ——制冷装置中每小时制冷剂的总循环量,单位为kg; * * 3. 贮液器的布置 贮液器应设置在冷凝器附近。安装高度必须保证冷凝器内的液体能借助液位差自流流入贮液器内。 贮液器若布置在室外,应防止太阳直接照射。 如采用两个以上的贮液器,应在贮液器的底部设均压管互相连接。均压管上应装截止阀。 贮液器上应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并在显著位置上设液面指示器。 * * 油分离器 1. 系统带油的原因及设置油分离器的必要性 原因: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蒸气处于高压高温的过热状态,使得气缸壁上的润滑油部分汽化。 影响:(1)润滑油形成的油膜增大了蒸发器和冷凝器的热阻。 (2)润滑油大量进入系统会使压缩机失油影响润滑及故障。 因此必须设置油分离器,将压缩机排气中夹带的润滑油大部分分离出来,并送回压缩机。 * * 2. 油分离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降速 离心 冷却 过滤等原理进行润滑油和制冷剂蒸气的分离 。 3. 油分离器的形式和结构 冷库制冷系统常见的油分离器有洗涤式油分离器、离心式油分离器、填料式油分离器和过滤式油分离器。 油分离器的型式选择根据制冷机制冷量的大小和使用的制冷剂而定。 * * 4. 油分离器的计算 ——油分离器桶体直径,单位为m; ——压缩机理论排气量,单位为m3/h; ——压缩机输气系数,无因次;两级压缩时取高压级的输气系数; ——制冷剂蒸气在油分离器中允许的流速,单位为m/s;填料式油分离器取=0.3~0.5m/s;洗涤式油分离器取=0.8m/s;其他型式的油分离器取0.8m/s。 * * 5. 油分离器的布置 凡不带自动回油装置的油分离器,可以考虑设在室外,如采用卧式冷凝器时,不受此限制。 专供融霜用热氨的干式油分离器,可设置在设备间内。 洗涤式油分离器,其进液口必须比冷凝器出液口低250mm~300mm,该油分离器的进液管应从冷凝器出液管的底部接出。 干式油分离器上应装设油面指示器。 * * 中间冷却器 1. 中冷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中间冷却器是一种热交换容器,作用如下: (1)用在两级压缩系统中,冷却低压机排出的过热蒸气,使其达到中间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 (2)使冷凝后节流前的饱和液体被冷却,获得过冷,以提高制冷能力。 2.中间冷却器的选择计算 中间冷却器的选型计算包括中间冷却器桶体直径计算和蛇形盘管冷却面积校核计算两部分。 (1)中间冷却器桶体直径计算 桶径计算的依据是保证容器横截面上气体的流速不超过气液分离所允许的最高流速。通过中间冷却器横向截面的制冷剂蒸气流量为高压级制冷剂流量 。 * * 则直径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中间冷却器桶体直径,m; ——高压级压缩机制冷剂质量流量,kg/h; ——高压级压缩机吸气比容,m3/kg; ——压缩机理论排气量,m3/h; ——高压级压缩机的输气系数,无因次; ——氨蒸气在中间冷却器中允许的流速,m/s;常取=0.5m/s。 * * * * 3. 中间冷却器的布置 中间冷却器尽量做到多台压缩机合用,以便利操作。 中间冷却器应设置自动液位控制器和超高液位报警。正常液位可按制造厂规定的液位高度进行控制。报警液位控制在桶身高度2/3处。 中间冷却器必须设置安全阀(或自动旁通阀)、压力表和液面指示器。 * * 低压循环桶 1. 低压循环桶的形式和结构 低压循环桶,用于贮存节流后的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