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的美杜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隐形的美杜莎-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9 卷 第 1 期 河 北 工业 大学 学报 (社会 科 学 版 ) 20 17 年 3 月 Vol.9 No.1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Mar. 20 17 DOI : 10.14081/j .13-1396/g4.20 17.0 1.0 16 隐形的美杜莎 ——— 《蝴蝶梦》 的认知诗 学视域 张生茂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 , 福建 福州 350118) 摘 要 : 文学文本是一种潜在的结构 , 关涉读者的非文学规 范、 价值观和个人体验 , 阅读使之 具体化 。 文学对 象是一个 由诸 多不确定 因素构成的潜在 图式 , 读者需要靠认知搭建一个 图式 , 修复和消解文本的不确定之点。 文学文本的理解和 阐释是 富含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实践活动。 从 认知诗 学的角度 , 读者可对达芙妮 ·杜穆里埃的 《蝴蝶梦》 做 出新的理解和修正 。 通过分析 图 形与背景的动 态关 系、 叙事视点的转换 以及情节发展 背后 的隐性进程 , 小说文本成分得到合理 的解释 , 文本的审美价值得 以彰显。 关键词 :《蝴蝶梦》; 吕蓓卡 ; 图形/ 背景 ; 叙事视点; 隐性进程 中图分类号 :I10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356(20 17 )-0 1-0084-06 中国受众对 《蝴蝶梦》(Rebecca , 1938) 的了 “我” 如影随形 , “我” 实乃陪衬 , 成了叙述的背景 , 解和接受得益于希区柯克的同名 电影 。 其实 , 早在 这种图形/背景的动态关系及偏离刺激读者的认知本 1980 年江苏人 民出版社就 出版 了中文译本 。 1985 能 , 吸引读者 的注意 ; 其次 , 小说叙事视点 的巧妙 年 中央 电视 台译 制 了希 区柯 克 的悬 疑 电影 《蝴蝶 互换 , 刻画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 也 留下众多文 梦》(1940 ), 一经播 出 , 深受好评 。 1992 年 , 外语 本空 白有待读者填补和发现 ; 小说情节发展背后存 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引进英文原版 , 小说受到专家和 在一个 “隐性 的叙事进程” [4] , 它与情节发展呈逆 向 英语爱好者 的青 睐。 作者达芙妮 ·杜穆里埃开始进 运动 , 隐性进程 的反讽性激发读者的审美认同和反 入学界和文学爱好者的视野 。 2006 年 , 上海译文出 思, 产生惊讶、 钦慕、 震惊、 感动 、 同情 以及疏远 的 版社出版林智玲译本 , 《蝴蝶梦》 开始进入寻常百姓 情感层次 , 审美潜能得到升华 。 家的书橱 , 成为中国读者喜爱 的西方经典小说 。 小 一 、 图形与背景 : 空间的诗学 说 1938 年 问世 以来 , 久盛不衰 , 这说 明 “文学作 品非少数人 的阳春 白雪 , 亦非文化精英 的独乐之 图形/背景理论非认知诗学首创 , 它源于格式塔 事 。 [1] ” 伟大的作家没有非 同凡人 的大脑结构 , 而人 心理学 (Gestalt psy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