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古代先贤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认识及实践
关欣
中华民族的远古先民们在艰苦卓绝的生存斗争屮,茹毛饮血拓土开疆,夙兴夜寐斩棘披 荆,“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女姻补天”这些神话传说就是 远古先民与天奋斗与地奋斗的遗存和写照。
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屮,古人“天人合一”的理念尤为引人注目,这一理念强调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达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促进自然生 态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时至今口这一思想依然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辉。
道教 屮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坚持“顺天”和“天人合一”思想。道家以老子(姓李名 耳字伯阳,谥F1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庄子(名周,字子休, 约生活在公元前369年一前286年,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 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 创始人)为代表,是屮国古代哲学流派Z—。道家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天人关系,提出“天” 与“人”合而为一,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但并不是自然的主宰。这对屮国古代保护环 境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提出“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在《庄子?秋水》中提出 “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顺天思想,对自然听之任之的思想固不可収,但自然界的存 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他是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易经》进一步发展了庄子的学说,提出了 “天人合一”的观点,书中提出“先天而天 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先天”是指在自然变化未发生前加以引导,“后天”是指遵循 天的变化,尊重自然规律、用哲学原理來解释,就是告诉人们既要顺应自然,尊重客观规律, 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系。
儒教 统治屮国几千年的是儒家学派。儒家一贯坚持“制天”与“可持续”思想,儒家 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就是尊重人自己, 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也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
《论语?述而》记载孔子“钓而不网,弋不射宿”,孔子在《孝经》(据说是曾子问孝于 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成的一部书)中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要求人 们爱护自然界,他说:“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在《礼记?祭仪》中发挥孔子的这一思想:“树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
孟子在《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也强调:“不违农吋,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泠池,鱼 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 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从这些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非常反対対山林的过度采伐和対鱼虾 的滥捕滥杀,这体现了古人伟大而朴素的坏保意识和“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反映了我国人 民质朴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荀子在《荀子?致仕》中认为:“川渊者,龙鱼之居地;山林者,鸟兽之居地”;“川渊深 而鱼鳖归之,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川渊枯则龙鱼去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荀子高瞻远 瞩,他己经认识到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物种的生死存亡。
苟子在《苟子?天论》中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 在《苟子?解蔽》中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改造口然,战胜口然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西汉桓宽则强调通过适度消费和节约资源以保持长久的富足。
迨至唐朝,魏征在其《谏太宗十思疏》中进一步指出:“乐盘游则思三趋以为度”,意思 是:以盘游(狩猎)为乐,就应该“三驱为度” 一一在打猎的时候只从左、后、右三面驱赶, 留一前方,任强壮走兽逃生以便野兽继续繁衍。
古人把节约资源和顺从、保护自然生态的健康发展视为美德,体现出在处理社会关系(既 体现在当时人际关系上,也体现在代际关系上)和人与自然关系上的伦理智慧。这种智慧为 我们今天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提供了伦理资源和道义支持。
佛教 佛教在汉代传入我国,佛学中主张“依正不二”思想,在佛学中人与自然之间是 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所谓“依正不二”,“依”是指“依报” (坏境),“正”是指“正报”(生命主体)。“依正不二”是指在佛的面前,人与其他所有生 物都是平等的,“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來常住无有变易”。
前人云:“慈悲之心,生生之机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古人此等念头,是吾人一 点生生之机,无此,便所谓土木形骸而己”,“走路恐伤蟻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此语大意是说,为了不让老鼠饿死,就经常留一点剩饭给他们吃,为了可怜飞蛾的烧死, 夜里只好不点灯火,古人这种慈悲心肠,就是我们人类繁衍不息的生机,假如人类没有这一 点点相生不绝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毕业.docx
- 房地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ocx
- 房地产业务法律管理纲要详细.docx
- 房地产业销售工作计划.docx
- 房地产中的可行性报告.docx
- 房地产中介管理系统的设计的外文文献翻译.docx
- 房地产专业词汇和基础知识问答.docx
- 房估《案例》指错题各类型总结.docx
- 房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阶段性工作自查报告.docx
- 户籍制度改革工作总结.docx
- 雨污水管线施工方案.docx
- 2025年上海市煤制甲醇在造纸化学品领域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职场咨询报价方案模板图片.docx
- 货品配送应急预案.docx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解析试卷(含答案详解版).docx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解析练习题(解析版).docx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达标测试试题(解析版).docx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重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docx
- 小学生动物主题写作指导.docx
- 昆山创新财务咨询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