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古沿规划说明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密云县太师屯镇黑古沿村村庄规划(2007-2020) — 说明书 PAGE 1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第一章 概况 一、自然概况 1、位置 黑谷沿村位于太师屯镇域中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南距镇政府驻地6.6公里,距密云县城37公里,距离北京市区97公里。距离京承高速500 2、气候条件 黑古沿村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春多风沙。降雨量多集中在7、8、9这三个月内。降雨的年际变化也很明显。 3、地势情况 黑古沿村地处山地丘陵区,地势东高、西低,村址地面高程在200米上下,村落沿松曹公路两侧发展 4、工程地质 跟据北京地区工程地质分区资料(1959年),黑古沿村属工程地址综合评价Ⅱ类区,适合于各种工程建设。在工程建设时,需进行勘探和工程地质评价,跟据具体情况进行工程处理,保证建筑的安全性。 二、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黑古沿村2006年年末户籍人口687人,登记户数313户,户均人口2.2人/户。村民整体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为多,年轻的村民以中专、高中文化居多,可以说整体上村民的文化素质还是比较好的。 黑古沿经济主体为农业种植。其中以林果业为主,主要种植板栗、苹果。 黑古沿村属城市外围区域的农村,有农村的典型特征:各级设施相对独立,不依靠镇区或城区,自成系统。2006年,黑古沿村营业收入965万元,资产总额50.6万元,年人均收入4110元。 三、土地利用现状情况(依据2006年度统计汇编) 黑古沿村村域面积3169.5亩。其中耕地面积256亩,园地面积90亩,林地面积2245亩,牧草地132亩,对外交通用地46亩。建设用地400.5亩。 四、基本建设概况 1、公共设施 黑古沿村内已经建设的公共设施有村委会(内部设有图书室)、超市、室外健身场地,这些公共设施规模较小或者由于周围环境影响不能满足村民使用要求。根据实地调研,村内缺少老年活动场所、文化活动场所、卫生服务站。健身广场由于缺乏管理,周围杂草丛生,处于荒废状态。 2、居住用地 黑古沿村住宅建筑为一层平房,多建于20世纪80-90年代,质量相对较好,也有60-70年代所建住宅,房屋质量较差。整个村落随地形变化呈自由式布局。 3、绿化用地 黑古沿村村内没有公共绿地 ,松曹公路的两侧没有防护绿带,人均绿地明显不足。 4、村容村貌 由于地形因素造成村内建筑布局分散,加上老旧建筑较多,绿化种植缺乏统一管理,黑古沿村村容村貌较差。没有防护措施的水井以及在公路上随意开口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5、交通 101国道自西南向东北在现状村域范围内穿过,是黑谷沿村联系镇区及其他村的主要通道。 松曹公路由村内纵穿而过。在101国道上有一出入口。 交通较为便利。村内主要干道已经硬化。 五、市政设施概况 1、给水:目前黑古沿村尚未使用统一供给的自来水,村民生产、生活用水水源为村自备水井,卫生条件差,存在安全隐患。 2、雨水:目前黑古沿村的雨水排放属无组织散流排放。 3、污水:黑古沿村3格式厕所改造正在进行中,但由于没有污水系统,污水依靠下渗排放,污染比较严重 4、能源利用:现状村内居民生活及取暖用燃料中,瓶装液化石油气占了很大比重,村中也有部分村民使用燃煤、柴火等普通燃料。由此可见,该村的管道燃气事业发展较为滞后。 5、环卫设施:村内没有垃圾大箱或垃圾池,垃圾收集全部依靠垃圾桶,村内没有公共厕所。村庄环境卫生状况较差。 6、电力:现有电源引自太师屯35KV变电站,供电电压10KV,采用裸铝绞线架空引来;在村南、村北和村东分别设置3台杆上油浸变压器,容量分别为125KVA、100KVA和50KVA ,低压仍采用架空裸铝绞线敷设,为黑古沿村的居民生活和公共设施等负荷供电。 村外另设置1台专用杆上变压器为生产灌溉负荷供电,总容量为100KVA。 7、通信:目前村内固定电话网、移动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均已实现全面覆盖。村内现有邮筒1个,位于村委会处,无邮政所,包裹、汇取款等其他邮政服务到太师屯镇或密云县城办理。 8、监控设施:目前尚未安装监控系统。 六、文物古迹 黑古沿村没有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及目标 一、规划背景与重点 1、背景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土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本着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从2006年8月开始,北京市重点开展远郊县村庄体系规划编制工作。 2、规划重点 1)确定村庄发展的主导产业 2)梳理村庄建设用地 3)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4)完善市政基础设施 二、规划依据和期限 1、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3)《密云新城规划(2004-2020年)》 4)《太师屯镇镇域总体规划(2000-2010年)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