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之一.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掌握记叙的顺序。   (二)能力训练点      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真切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意观察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作者笔下永州小石潭的优美景色,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描写的自然风光的美。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重点是背诵及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把握课文内容可以从写作顺序入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联系作者生平和与作背景。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①掌握记叙的顺序。②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方法。      解决方法:教师讲解。    2.难点: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      解决方法:学生自读,从书上勾画出来。    3.疑点: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      解决方法:教师启发,学生回答。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写景抒情方法。    3.联系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体会文中思想感情。    4.口头学生作文:根据教师展示的画面,细致观察,然后进行口头小学生作文训练。   七、教学步骤     导语杜甫曾有诗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见,景与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柳宗元被贬永州时曾写过永州八记,寄情山水,落笔不俗,视角独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就一同欣赏他的八记之一—《小石潭记》。   (一)整体感知    1.学生根据工具书、课下注释,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顺序,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景物。      第二段,写潭中游鱼。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第五段,写作者游览感受。    3.朗读课文,体会文章中写景的优美文字,找出欣赏点,讲明为什么?     (1)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坻、屿、嵁、岩,形状各异,写出了潭的奇特可爱。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三句描写潭边景物。“蒙、络、摇、缀”观察入微,刻画精确。     (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特写游鱼,游鱼空游无依,实则旁衬水清。     (4)“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写鱼的情态。“佁然”“俶尔”“翕忽”写得惟妙惟肖。“乐”字写鱼,也是写人的心境。     (5)“潭西南面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明、灭,描写溪水因岸势曲折而时隐时现的状态,写得真切、形象。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笔意飘渺,引人遐想,“其岸”“其源”补述出“望”的对象。     (7)“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寒、悄怆,写出了作者独特的感受。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师提问,作者是怎样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     (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鸡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紧紧抓住特点来写,先挑出“全石以为底”,从而照应了“水尤清冽”一语,然后用比喻“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石底卷出水面的形状,给读者的印象非常鲜明突出。     (3)正面描写。写岸上景物,则采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青”、“翠”写颜色,“蒙络摇缀”写形貌,“参差披拂”写动态,寥寥数语,写得宛如图画。     (4)正面、侧面相呼应。第二段写潭的游鱼,文字不多,却极其精彩。“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既正面写出游鱼的自由自在,又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     (5)对比描写。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作者巧妙地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能显出鱼的活泼。     (6)拟人。“似与游人相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笔法,更把游鱼的神情写活了。    5.文章结尾部分感情基调为何与前不同?让人有低沉之感?      了解写作背景,柳宗元是在政治上失意遭贬的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到了偏远的永州以后,也不能不使他心怀恐惧,这种特定的思想感情,自然要

文档评论(0)

183****34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8月08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