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尚书》读后感.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生《尚书》读后感   下面是XXXX为大家整理的,更多请关注XX。  【一】   自从两年前开始读《尚书》,我对此书的兴趣一直不减。有朋友问我,《尚书》不是很难读吗你怎么看得津津有味难道你全都能理解吗我摇摇头,对他说,并非我古文很好,而因为难易是相对的,古人曾道“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尚书》文辞尽管古奥,但是如果你对照着注释,仔细思索,反复诵读,还是能够粗粗地读通一部分的。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当然,不可能全部都理解。著名史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在穷尽毕生精力研究《尚书》之后叹道:我只读懂了一半的《尚书》。   长期以来《尚书》被奉为儒家经典,人们着重于义理训诂。而一些史学家则将其当作史书看待,正如“六经皆史”的口号,虽不至于“六经注我”的程度,也成了他们研究中国历史的必备材料。   其中也有一些是不能直接用作史料的,古文经部分引用时要特别小心。不过今文经中的《周书》诸浩则珍贵无比,基本上可以当作信史征用。经过千百年无数人的考证,依然根基稳固,另外,它的可信程度在不断的出土青铜器佐证下,得到进一步确认。比如《利簋》就能证明《牧誓》“甲此文于文秘写作网朝”的记载是正确的。 更为可贵的是它们五曰考终命《洪范》《皋陶谟》则阐述了安民之具 ” 。 体方法。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天叙有典之下,安民之道也。 “五典, 五惇,五服,五章,五刑,五用”   二、重视刑法,但须“刑以宽”   《尧典》中“象以典刑,流宥五刑 ,鞭作官刑 ,扑作教刑 ,金作赎刑 ,眚灾 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很明确的体现了法当用,刑须宽。 《皋陶谟》中安民之道则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即施用墨,劓,剕,宫,大辟,但用刑须谨慎。   《吕刑》周穆王之初,滥用刑罚,乱而无功。及吕侯为相,告穆王制定刑律,采用中刑。 “告以当谋敬刑,折狱之方法,惩贪赏中之旨。 ”   《康诰》中说“克明德慎罚”武王尚德慎行而有天下。 “王曰:呜呼!封,敬明乃罚。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即用法之原则 “原情定罪,真心保民,用刑之权集于王,尽心断狱,依法行刑” “破坏治安者 当刑之,不孝不友者当刑之,不循大法之官亦当杀之,大弃王命之诸侯亦当征 讨之” 。   《酒诰》 亦体现了法治思想, 殷人号酒, 周公戒之,故命康叔宣布戒酒之令, 并告以戒酒之法, “司暴掌宪市之禁令,禁其属游饮食于市者,若不可禁,则全 部逮捕送到周京,我将杀之。 ”   《梓材》为周公告康叔治殷之法,其中亦有法治, “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则是告以法当宽。   三、以德治国   《康诰》其文第四段即阐释以德化民。   “今惟民不静,未戾厥心,迪屡未同,爽惟天其罚亟,我其不怨,惟厥罪无在天,亦无在多,矧曰其尚显闻于天”。 “敬哉,无作怨,勿用 非谋非彝弊时忱”   《召诰》第四段亦述勉王敬德恤民, “王敬作,不可不敬德” “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肆惟王其疾敬德”皆强调德之重要。 四、勤政无逸 作为君王应勤于政事,不要贪图享乐。官吏也应该去除安逸之思想。 《无逸》篇最为集中的体现了该种思想。 “成王年壮,周公恐其安于逸乐,荒废政事,所 以告诫成王,劝其不可逸豫” “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 则知小人之逸” 。   《酒诰》中也可看出勿逸豫之思想。这里可将酒看做逸豫之代名词,殷人嗜 酒为古之帝王作出了勤政之榜样, 《尧典》末写道“舜生三十徵,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舜勤众事而野死,深寓勤劳众事之意。   《皋陶谟》 “慎厥身,修永思”言不懈也。 “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岁”则是说有国者莫效逸游,当戒其危,日日变化甚多也。   《康诰》 “王曰:呜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乂民。 ”言毋苟安而好逸乐,乃安民矣。   第二部分则为誓词, 《尚书》中誓词有《甘誓》 《汤誓》 《牧誓》 《费誓》《秦 誓》 。从此看出誓词的典型格式为首叙讨伐之理由,次叙作战之安排。尤以《甘 誓》 《汤誓》为代表。《甘誓》先陈述对方之罪行“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 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因对方之有罪,使战争变为正义之战,替天行道,鼓舞士气。接着即言战争之安排,如《牧誓》中对于战事之安排“今日之事,不愆于六步七步,乃止齐焉。夫子勖哉!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 乃止齐焉,勖哉夫子! ”   较为特别的为《秦誓》 ,该篇为秦穆公悔过之词,告于军中,悔己待士之失,而思能容人之善。   

文档评论(0)

feixi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